六藝大火的消息,令秋月未有喝下第三碗酒而得保性命。東告知秋月已中了蠱毒,秋月決定返回東廠。種種不利證據(jù)顯示文賓最有嫌疑謀財害命,文賓雖極力否認,但因找不到文賓所說的證人樵夫,最后被判斬刑。伯虎看到秋月以不能與人共侍一夫為由,傷心不已,留書出走。伯虎決定與枝山、征明為周臣守喪三年,曉蓮遷怒文賓連累自己。?文賓在獄中受盡歧視,五臺山無為大師前來渡化他,卻反被他拳打腳踢泄憤。后來三寶從周臣的遺作中,推斷文賓的確沒有說謊,遂要求翻案。刑部官員知道文賓是子健舊臣,請示寧王意見,華太師得悉后,在皇上面前指責寧王越權偏袒舊臣。?寧王被削權,更堅定心意奪取皇位,而東廠所尋的寶藏正是奪位的第一步,可惜尋寶路費高昂,而妻子、女兒又揮霍無度,令他計劃受阻。子健答允娉婷要他考取狀元的要求,誓奪美人歸。文賓的上訴被駁回,三寶惟有全力尋找文賓所說的樵夫,替他翻案。
京城下旨三日后處斬文賓,但當三寶找到文賓的證人時,卻發(fā)現(xiàn)他原來是聾啞人士,不能為他做證。文賓從無為大師口中知道當年先祖結怨的前因后果,終發(fā)現(xiàn)自己枉費心機報錯仇,由絕望變成崩潰。?伯虎終找到為文賓翻案的新證據(jù),但行刑在即,仍未找到區(qū)知府押后處斬,征明與枝山等遂往刑場拖延時間,文賓卻早已準備一死,幸伯虎及時帶同區(qū)大人趕至,文賓得保性命。原來令文賓洗脫罪名的,正是他已被廢的右手。?三寶到周臣墳前述志,慶幸沒有冤枉好人,辜負周臣生前愿望。蘇州三大富商愿出重賞給高中恩科狀元者,枝山討價還價,以「蘇州恩科三連環(huán)」作為噱頭,如蘇州三寶取得三甲,可共得一萬賞金。三寶欲接文賓出獄,怎料找不著他。文賓決定重新做人,與伯虎等化敵為友,廣德更收他為義子,并建議他與三寶同考恩科,但文賓因廢手而失去斗志,眾人遂求回春堂的大夫華丙寅替他治手患。曉蓮恐伯虎上京拈花惹草,昭容知道后,鼓勵她跟隨伯虎上京,曉蓮開心不已。
伯虎欲拒曉蓮隨同上京,曉蓮以文賓手患之療程不可中斷為由,而她亦是唯一可隨文賓上京治他手患之人,伯虎無奈答應。蘇州民眾歡送四大才子上京,四子斗志高昂向京城進發(fā)。伯虎等一行五人幾經(jīng)艱苦抵達京城,怎料苦候不見京城六藝會館派人前來接待,決自行到會館。原來京城六藝會館一窮二白,眾人為口奔馳,無暇接待四子。館主沈周更以館內(nèi)四才子雖考取數(shù)十年功名無功而回來警惕四人。?枝山取出盤川用來糴米,當聽到寧王派米,決與征明前往輪米,怎料竟發(fā)現(xiàn)娉婷正在派米,娉婷重遇征明,高興不已。文賓被指沒資格考恩科,三寶忿忿不平,認為子健從中作梗。娉婷派人送上米糧等到會館,更送帖約征明相見,眾人取笑征明。?眾人為文賓不能考恩科感落寞,沈周指出若有朝中重臣肯為文賓辦「錄遺」,即取錄蒼海遺珠有潛質(zhì)之考生,即文賓有望考恩科。征明惟有帶同會館一干人等找娉婷,求她請寧王協(xié)助辦「錄遺」。寧王知娉婷鐘情征明,敷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