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政府監察委員楊虎接下營救任務后,便找來負責看管張瀾等人的閻錦文幫忙。楊虎告訴閻錦文,共產黨占領上海是遲早的事情,所以必須要把張瀾和羅隆基活著交給他們。然而療養院目前還有聶琮在,閻錦文發愁如何收買聶琮,仍是一個難題。
隔天一早,閻錦文發現聶琮居然高價賣船票,一張船票就要兩條“小黃魚”。羅隆基看到整個療養院都被國民黨特務包圍,心急如焚,閻錦文特來二人房間,想要偷偷營救他們,可惜未能獲得他們的信任。也正因如此,閻錦文只好找幾個自己的心腹,暗中監視著病房。
如今整個上海局勢不穩,工商界、科技界全部人心惶惶,毛人鳳搶救學人計劃進展緩慢。蔣介石在蔣經國的建議下,率先登報宣布任命茅以升出任上海市秘書長,并親自去見了對方,茅以升表示自己就是一個建橋修路的建筑師,根本不懂得所謂的政治,但蔣介石態度堅定,妄圖靠他來穩定動蕩。
另一邊,李達抵達北平后,毛澤東與他小聚。二人久別重逢暢談,李達又是難過又是激動,特地為其帶來了眼罩和茶油辣腐乳。這些年來以來,李達的人生起起伏伏,風光時在大學里講馬列,落魄時在昆明街頭擺小攤,小女兒已經病逝,妻子更是離他遠去,此刻他就是孤家寡人。
盡管這二十年來,李達一直被逮捕通緝,可他依舊是有一身傲骨,不為日本人或偽政府做事。所以李達在看到了共產黨的轉變后,希望能夠重新加入共產黨,毛澤東非常歡迎,期盼他能助力新中國建設。當天晚上,李達難掩喜悅心情,與毛澤東繼續秉燭夜談,討論中國未來之發展,中華民族想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以后拼的就是人才,也就是意味著教育發展重要性,乃是治國之道重中之重,他愿意繼續做著教育工作。
原本茅以升不愿為官,準備收拾東西就離開上海,吳克堅受周恩來委托,親自找到了茅以升,給他提供了另外一種思路。吳克堅向茅以升透露現在上海龍華監獄里關著三百多名進步學生,而且湯恩伯會在敗退之前炸毀上海的工廠,他希望茅以升接受上海市秘書長職務,替人民做事,茅以升認真考慮以后,答應了吳克堅。
隨后茅以升在吳克堅等人的建議下,通過自身影響力說服八國領事共同出具書面聲明,向國民政府施壓,保證上海工廠不受戰火摧殘。得知茅以升所為后,蔣介石氣急敗壞,下令要將張瀾、羅隆基沉江,殺掉所有在押共產黨政治犯,黃競武等人不幸犧牲。
毛森命令聶琮計劃將張、羅拉到十六鋪碼頭沉江,并將黑鍋栽贓給閻錦文。然而閻錦文早已預判了毛森等人的陰謀,索性將計就計,謊稱要買三張船票,準備了六條小黃魚,并與吳克堅、楊虎三人商量好了具體營救方案。
夜里,閻錦文借著換船票為由,帶人勒死了聶琮,命人將他連帶著車沉江。緊接著,閻錦文帶人果斷行動,進入療養院要將張瀾和羅隆基轉移,幸好張瀾早已收到女兒的消息,知道閻錦文是要幫助他們。為此,張瀾、羅隆基在閻錦文的護送下,安全撤離。
劉斐冒著危險來勸李宗仁看清局勢,李宗仁猶豫不決,令他恨鐵不成鋼,臨走時留下一句話:李宗仁若是執意跟著蔣介石,最終只有死路一條。如今上海已經徹底解放,毛澤東安排多位民主人士赴滬恢復秩序,潘漢年來與毛澤東商議管理上海一事,看到有一份名單,全都是管理上海極為關鍵的助力。
因為黃竟武慘遭國民黨特務殺害,黃炎培痛失愛子,周恩來親自開導安慰,準備追封黃竟武為烈士,給他與另外十三名烈士舉辦追悼會。可即便是白發人送黑發人,黃炎培依舊請纓赴滬工作。
上海經濟金融市場因金圓券崩潰,銀行外面擠滿了老百姓,經理只能親自出面告知今天的人民幣已經兌換完了。新政府迅速抓獲兩百多名銀元投機主犯,投機商又將目標轉移到大米、棉紗和煤炭上,黃炎培等人認為城市管理要多管齊下,管理城市需多管齊下,且解決上海經濟問題有全國性示范作用,應由中央統一協調指揮。經濟斗爭和軍事斗爭一樣,敵變我變。
毛澤東與周恩來討論與美國蘇聯的關系,周恩來認為目前可以考慮與美國建立關系,但前提是美國必須與國民黨斷交。然而美國一邊在青島駐兵,一邊要求建立關系;英國也一邊在香港駐兵,一邊要跟他們做生意,毛澤東堅持對于這種腳踏兩條船的帝國主義絕不容忍,當務之急是在于蘇聯,只因蘇聯對新中國影響深遠,派人前往蘇聯一趟。
雙清別墅,毛澤東邀請了愛國華僑陳嘉庚參加新政協,但陳嘉庚以不懂政治為由婉拒,提出訪東北工業區,詢問了關于福建解放事宜。毛澤東勸其為了人民更應參會,允諾會后安排東北之行,并告知兩月之內解放福建,終得到陳嘉庚的同意。
見完陳嘉庚以后,周恩來拿來了新政協的組織條例草案,而毛澤東得知上海秩序穩定,喜稱共和國的經濟中心有了,同時解放軍向西南等方向順利推進,全國解放指日可待。接下來就是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五日,二十三個單位的一百三四十名代表,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召開了新政協籌備會第一次會議。開會的間隙,李濟深、沈鈞儒、陳嘉庚等人游逛天安門,回望過往崢嶸歲月,新中國的艱難不易,心中百感交集,深知逝者已安息,生者應圖強。
籌備會常務委員會上,選舉毛澤東為常務委員會主任,又根據不同任務分成六個小組進行討論。六個小組中有三個民主人士,充分體現了新政協的民主與協商精神。新政協籌備會第一小組負責擬定參加新政協的單位及其代表名額,代表們各抒己見,討論熱烈。
待會議結束,李濟深、黃炎培根據邀請代表資格問題產生了疑慮,毛澤東為他們解釋了這一原則。而在另一邊,宋慶齡來到福利院探望孩子們,并帶來姐弟倆,得知他們的哥哥病死,家里再沒有其他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便給他們安排了住處,供他們上學。
接下來的小組會議,毛澤東以傅作義舉例,參考其為別人補充了邀請資格。除此之外,每個人都提議了不同的人前來參加,李維漢拿捏不好黨派之間的度,特向周恩來請教,得到了解決方法。
現如今,國民黨敗退臺灣,外媒記者親自上門采訪宋慶齡,迫切詢問她沒有跟著去臺灣的主要原因。宋慶齡講述解放前后上海的變化,特別提到流浪兒童,借此向社會呼吁捐贈藥品,對于孩子們的關愛深深打動了記者。
此刻北平中南海的籌備會小組會仍在繼續召開,大家各自提出了需要增加的代表人員,李濟深則是提到一位畫龍點睛的重要人物,而此人就是三番五次幫助共產黨,得到在場人一致支持的宋慶齡先生。
關于邀請宋慶齡參會的提議,與毛澤東不謀而合,早在年初他就曾寫信給對方,這次更是決定要直接委派鄧穎超去上海邀請宋慶齡參加新政協。宋慶齡聽聞鄧穎超來到上海,便讓廖夢醒安排一下并親自接待,盡管廖夢醒對新政協非常感興趣,可她只是笑而不語,最后委婉拒絕,直言北平是自己的傷心之地。聽了宋慶齡的話,鄧穎超不急于求成,打算先陪伴宋慶齡一起參加兒童福利院的活動。
蔣介石在臺灣傷心萬分,揚言要在全亞洲召開自由聯盟會議,組成太平洋反共聯盟對付毛澤東,絕不會輕易放棄。此時蔣介石收到消息,獲悉共產黨邀請宋慶齡前往北平,立刻讓人給宋慶齡送一封信。
很快,宋慶齡收到子彈的威脅,但她毫不畏懼,要按原計劃出行。另一邊,毛澤東找來劉少奇,希望他盡快組成一個代表團去蘇聯,無論如何都要把新中國成立的一些原則問題與斯大林當面說清楚。
現在委員會第六小組已向社會征集了國歌、國徽和國旗的稿件,第四小組也開過一次會,對共同綱領改了好幾稿,但還是不甚滿意,便找毛澤東商量。為此,毛澤東和周恩來決定,分別閉關撰寫《人民民主專政》和《共同綱領》。
與此同時,鄧穎超帶著宋子安的房產資料再次拜訪,宋慶齡也想到了宋子安的來信,信中希望著一家人和睦,卻令她內心五味雜陳。看著兄弟姐妹的合影,宋慶齡不禁傷感,可惜早在十八年前,他們的心就不在一起。自從宋美齡嫁給了蔣介石,宋家就分成了三派,大姐宋靄齡愛錢,宋美齡愛權,就連宋子文都站在蔣介石這邊,后來宋子安和宋子良去了美國,也就只有她一個人留在上海。
鄧穎超知道宋慶齡希望兄弟姐妹聚在一起,可宋慶齡明白家族已經四分五裂,不可能再破鏡重圓。宋慶齡深感共產黨的變革之力,寫了一篇文章交給鄧穎超,徹底認同了毛澤東他們,鄧穎超見狀欣喜萬分。除此之外,宋慶齡猜到鄧穎超來上海是帶著任務,詢問她是否有東西交予自己,鄧穎超見時機成熟,拿出毛澤東與周恩來的信。
葉劍英極力勸說毛澤東搬去中南海,可是毛澤東喜歡小香山的環境,一直躲著對方,直到最后躲無可躲。正當周恩來和葉劍英都建議毛澤東搬家之時,忽然收到鄧穎超的電報,確認宋慶齡北上好消息。周恩來建議宋慶齡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新政協,毛澤東爽快同意。
長沙岳麓山,湖南第一綏靖公署主任兼主席程潛心生感慨,他與毛澤東同為湖南人,有過很多相似經歷,為何現在毛澤東成了帳中帥,自己卻成為了敗軍之將。湖南省政府顧問方叔章告訴程潛,兩人的眼光和想法不同,他心心惦念著湖南,可毛澤東想的是整個中國,反其道而行的性格也是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