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李濟深曾有過不利于共產黨的行為,但在毛澤東看來,功過一碼歸一碼,如今就是要摒棄前嫌,共商未來。反觀蔣介石擔心桂系與共產黨單獨言和,撥給白崇禧400萬軍費分化桂系內部關系,這一主動讓白崇禧又增信心,面對劉仲容的勸說不以為意。
隨后白崇禧來找李宗仁,認為共產黨沒能力過江,應利用和談拖延時間等待美國相助,再以長江天險,與共軍放手一搏。李宗仁聽了白崇禧的話,依舊是猶豫不決,決定要等黃紹竑回來再作打算。
毛澤東邀請了黃紹竑和劉斐,希望二人能勸說李宗仁。黃紹竑自然是堅決主張簽字,可是白崇禧的主戰決心同樣不小,并想要劃江而治。但是毛澤東也明確給出了回應,劃江而治完全不符合中華民族利益,堅決抵制這種分裂行為。
北平六國飯店內,周恩來交給張治中和談最后修正案,若是他們四月二十號前不簽字,解放軍就打過長江去。張治中以兄弟之說試圖轉圜,周恩來嚴辭駁斥,認為國民黨從始至終沒有把他們當作兄弟,數次圍剿屠殺,這種慘無人經的事情斷不會忘,共產黨與國民黨之間是革命與反革命的關系。
黃紹竑、屈武負責送協議,周恩來請他們一定轉告南京方面,簽字一定要自己簽字不要請示蔣介石。為此,黃紹竑見到白崇禧、李宗仁,白崇禧主戰,黃紹竑主簽字,二人針對于這件事上發生了激烈爭執,互相揭老底。
見此情形,李宗仁只能勸架,覺得重點還是在于如何阻止共產黨過江。黃紹竑見李宗仁仍是執迷不悟,摔門而去,白崇禧趁機慫恿李宗仁開戰,為今之計是寄希望于美國干涉,相信美帝絕不會愿意看著中共和蘇聯強大。
就在這個時候,朱蘊山代表李濟深來找李宗仁,表示只要他懇求北平簽字,李濟深會親自陪同他一起返回南京。然而李宗仁無力改變這一局面,因為蔣介石繼續增兵長江防線,白崇禧更是鐵了心要與共軍決戰,他現在就是沒兵沒權的孤家寡人,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和蔣介石攤牌。
國民黨海防第二艦隊司令林遵是共產黨重點關注的人,周恩來找李克農了解他的情況,并指示立刻派人告知其有意起義的時機將至,準備起義。另一邊,代表團的和談任務結束,周恩來知道很多主和派人士都遭受國民黨特務的迫害,所以他希望希望滯留代表團成員留在北平。其他人均有此想法,可張治中認為君子復命理當從容,決定重返南京。
南京方面,湯恩伯找孫越琦問罪遷廠遲緩之事,幸好孫越崎早有準備,打消了對方的嫌疑。也正因談判破裂,同年四月二十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了渡江戰役,次日全線突破長江防線,直逼南京。
眼下總統府已經是亂成一團,孫越崎安撫眾人,給他們各發五十銀幣、兩斗大米,以備不時之需。緊接著,北平來人給孫越崎捎帶一封周恩來的信,孫越崎見狀欣喜萬分。李宗仁與黃紹竑分別在即,黃紹竑送給他一首《謝亭送別》,不知今日一別,何日還能再見。
同年四月二十三日,人民解放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攻占南京,南京解放,標志著國民黨蔣介石的反動統治徹底覆滅。張治中也將要返回南京,周恩來悄悄將其家人安全接到北平,令張治中非常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