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元璋如何隱瞞,高敏還是知道了要出兵救援韓林兒和劉福通。她沒想到元璋對發過的誓言會出爾反爾,只覺得自己錯愛了元璋,便不辭而別,只身踏上回鄉之路。因連日憂慮,氣虛體乏,暈倒在明月庵前,被幾名尼姑抬進了庵內。
秀英聽到丫環春香的稟報也是心中一急,高敏已身懷有孕,此時如果騎馬奔波只怕會傷及胎氣。她騎快馬追趕上去,路經明月庵時看到門前有匹馬似高敏坐騎,便進庵查看,果見高敏在庵主房內休息。秀英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高敏明白打廬州援安豐是為了保朱家軍安應天府而不得不為之。如一時意氣用事讓張士誠拿下安豐,殺了韓林兒和劉福通,那應天用不了多久也會成為張士誠的囊中之物。一番說道,總算讓高敏放下包袱,答應在庵中休息一天體力恢復后就返回應天。
秀英先行回府,可劉伯溫卻勸秀英讓高敏回北方。目前朱家軍要攻廬州,又要防陳友諒。如果駐守汴梁的河南王擴廓帖木兒知道朵而兄死訊,再南下應天,朱家軍勢必無力抵抗。所以高敏去汴梁,才會讓擴廓帖木兒不再發兵尋仇。秀英想了想,雖對不住高敏,可只有如此才能免應天之危,希望高敏能識大局。為防再出意外,施都尉率輕騎護送高敏往汴梁,并讓春香一同前往貼身照顧高敏。這個決定也有風險,擴廓帖木兒有可能會挾持郡主和她肚子里的孩子,逼迫元璋接受招安。不過秀英相信高敏定能化險為夷。
戰事已到緊要時刻,劉伯溫親筆寫了封書信,請好友喜陽道長下廬山相助,赴江州辦事。事關重大,劉伯溫在信中詳細囑咐,求道長務必要相助。
世事難料,張士誠得知元璋要攻打廬州,急命大將呂珍回援。湯和部隊糧食輜重太多,又遇大雨阻路,到達埋伏地點時,呂珍的大隊人馬已經過去了兩個時辰,回到了廬州城。事已至此,急也沒用。元璋只能強打精神,準備一場攻堅戰。
這時劉伯溫重新部署了戰術安排,徐達包圍廬州城,圍而不攻。元璋率其他人馬與常遇春會合疾馳安豐,消滅張士誠的疲憊之師,以最小的傷亡換取最大的勝利,盡量保存實力。隨后劉伯溫又向江州寫了封信,開始運用預先擺放在江州的棋子。喜陽道人乃世外高人,陳友諒對他的意見一定非常看中。只需喜陽道人幾句話,應當就能拖延陳友諒的發兵日期。劉伯溫還請秀英給妹妹秀蓮寫信,內容類似,希望雙管其下能奏奇效。
江州城內,友諒坐在龍椅上,對拿下應天自信滿滿。他要求所有文武大臣帶家眷上巨艦,只等攻下應天,就遷都。滿朝大臣中,除了定邊和必先,對友諒這種傾巢出動不留余地的決定都是議論紛紛。如此重大之事,大家都覺得過于草率,起碼要找個高人設壇祭天,選黃道吉日。友諒再如何乖張,也不敢惹眾怒,便同意尋訪高人祭天。
事有湊巧,友諒準備東進,可老天卻是連日無風。心急之下,遍尋高人。這日城中有一喜陽道人舉石缽化緣。此缽重有數百斤,道人卻舉重若輕,引得眾人圍觀。青青恰巧路過,力舉石缽,圍觀之人皆鼓掌歡呼。喜陽道人一見青青面相,就直言其日后必是皇后娘娘。這話正中青青心意,忙請喜陽道人進宮。
友諒在宮中,聽到一道士出口不凡。喜陽道人也是句句說在友諒的心坎上,當即被封為開國太師。他大贊友諒的神武水軍,稱其入長江,必取應天、平江。如今萬事倶備,只欠西風,于是喜陽道人在宮中開壇設法,一番裝神弄鬼,演算發兵的黃道吉日。舞了大半個時辰,算出后天戌時有西風。張定邊尚且不信,但秀蓮和青青已把喜陽道人當成了神仙,哪容張定邊不敬。
安豐此時已經失陷。西城門守軍投降,張士誠率兵進城大肆殺戮,以解多日圍攻不下之恨。就在韓林兒躲在深宮瑟瑟發抖時,元璋帶領大軍趕到了安豐。張士誠也是吃了一驚,朱元璋明明在廬州,怎么會神兵天降到了安豐。而湖口那邊,陳友諒的大軍仍按兵不動,張士誠權衡再三只能撤軍避其鋒芒。
元璋剛帶大軍到安豐城下,就見城頭豎著張士誠的旗幟,正想趁其立足未穩之際攻城。突然城門大開,張士誠率軍沖了出來。前有奪妻之恨,現在又見元璋得意洋洋,張士誠憤然挑戰,要單挑決勝負。元璋也不懼他,兩人縱馬而上,在陣前就打了起來。一桿降魔金槍,對上一柄偃月大刀,從中午打到太陽西斜,也未分出勝負。但張士誠畢竟征戰多日,體力漸漸不支,被元璋一槍刺下馬來。見張士誠跌下馬,元璋承隨即收手,并未要其性命。這么做即是為了玉婷,也是為了瓦解張士誠的士氣。張士誠只得率著殘兵敗將,垂頭喪氣的離開安豐,返回平江。
城內,韓林兒已經喬裝平民準備逃出城去。劉福通在守城時身受重傷,躺在床榻上無法起身。他也看出這天下非韓林兒,更非自己所能爭奪的。只希望妻兒能與小明王逃出城后,有幾畝薄田度日,他自己則要以身殉國。待妻兒離開后,他一把火燒了丞相府,與安豐共存亡。
韓林兒剛到城門就看到元璋,大喜過望。元璋表面恭順,命人好生伺候小明王及劉丞相家眷,他自己則溜進了城。他正看到丞相府化成火海,雖明爭暗斗十余年,此刻心里也不由得佩服劉福通的氣節。
安豐作為大宋的都城,如今已成死城。城內城外都是死傷的軍民,又缺糧缺藥,很容易造成瘟疫。此處再無守衛的必要,將幸存的百姓遷至他地后,元璋決定領兵再攻廬州。剛回到廬州城外的大營,就收到劉伯溫急件。上次埋伏回援不成,這一次劉伯溫又故伎重施,讓元璋佯裝撤退埋伏追兵,讓守城的呂珍措不及防,拱手獻上廬州城。
江州皇宮中,喜陽道人正在設壇求風。不一會,西風大作,吹得大旗烈烈作響。陳友諒大喜,對喜陽道人更是深信不疑。有神仙相助,何愁不能一統天下,登位大寶。
而高敏在春香的陪伴下,由施都尉保護著已到達河南杞縣,再有兩日就可到達汴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