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璋跑了一天,雖然只接了小半桶水,也足以證明其誠意。劉伯溫遂提出第二個條件,殺了陳友諒。如陳友諒不死,元璋就得死。元璋聽得此言,頓覺為難,不知該如何是好。
友諒接連攻下數個城池,得皇上召見,帶著青青一同上朝覲見徐壽輝。哪想徐壽輝見到青青又是動手動腳,絲毫不顧及一旁的友諒。當晚,徐壽輝在宮中設宴為友諒慶功,卻特地指定青青不能缺席。酒宴上,徐壽輝還命青青起舞助興,毫無尊重之意。無奈之下,青青只好在大庭廣眾跳了一曲。徐壽輝看得兩眼發直,根本沒看到友諒雙眼之中的怒火。不僅如此,徐壽輝還在群臣面前,以賜酒之名行輕薄之舉。青青忍無可忍,揮手打在這個無恥之徒的臉上。友諒還要跪在皇上面前請罪,更把青青氣得轉身就走。青青沒想到友諒為了保命會低聲下氣,連自己的老婆都不顧,與真性情的元璋無法相比。友諒追上青青后,承諾日后定將徐壽輝大卸八塊為青青出氣,然后兩人連夜離開了漢陽。
徐壽輝當場雖未追究,但回宮后仍怒氣未消,定要將青青弄到手。丞相彭瑩玉則擔心這樣會激起陳友諒造反。其實徐壽輝早就對友諒有所忌憚,一旦消除了朱元璋,友諒就沒了利用價值,到時就是他的死期。
徐壽輝在猜忌陳友諒,劉福通小明王同樣在猜忌朱元璋。元璋寧可不要糧草也不愿交出高敏,劉福通就此認定他要投靠元朝做大勢力,欲圖謀不軌。兩人商量來商量去,都沒想到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這時,宮中守衛發現有刺客潛入,立即示警。小明王嚇得手足無措,劉福通則仗劍沖了出去,與刺客殺成一團。經過一番血戰,宮中侍衛斬殺刺客數人,活捉一人,其他刺客見勢不妙紛紛撤退。
這些刺客是青青派來的。她冒充高敏雇傭刺客刺殺小明王,目的不在于傷人,而是挑起元璋與大宋政權的矛盾,逼著元璋放棄高敏或改投友諒麾下。可百密一疏,青青是在沔陽雇傭刺客,這如果讓劉福通查出來,定會懷疑到友諒身上。屆時反而給了劉福通出兵攻打沔陽的借口,而所派之兵必是朱元璋的朱家兵。陳友諒一想到這點,就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
友諒的顧慮并非多慮。刺客交代是在湖北沔陽被一個大都女人雇傭后,劉福通首先想到的就是陳友諒,而非高敏。不過劉福通隨即決定將計就計,借此事離間元璋與大元之間的關系。于是他下令刑部,赴應天府秘密緝拿大元郡主高敏。
幾天后,元璋發現高敏失蹤,帶人將應天府翻了個遍都沒找到人影。秀英腦子一轉就知道定是劉福通所為,目的就是要斷絕元璋與朝廷的聯系。第二天元璋就只身上路,前往亳州要人。剛出發不久,亳州就送來書信,信上寫明有人刺殺小明王,刺客已交代是高敏郡主指使,唯獨沒寫明是在沔陽交易。秀英徐達等人與高敏相處日久,知道她為人善良,絕做不出雇兇殺人之事。秀英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八九不離十。她便寫了封書信送給陳友諒,請他立即趕往亳州。
元璋剛到亳州,就看到劉丞相早已等在城門口。劉福通要請元璋親自到刑部監審一件大案。
驚堂木一拍,人犯被押上大堂。刺客供認是一個大都郡主在沔陽出資一千兩雇傭他們刺殺小明王韓林兒和丞相劉福通。隨后高敏被押上大堂,由人犯指認。刺客當堂就指著高敏,確定是她雇兇殺人。元璋不由分說,上前就將刺客打了一頓,然后將審案的刑部官員一把拖了下來,摜倒在地。以他的智商,當然不可能聽出其間沔陽的問題,可他耍起橫來命人釋放高敏,立刻退堂。劉福通早有防備,只等元璋搗亂就有侍衛沖進大堂,讓元璋無法再鬧下去。
韓林兒聽聞丞相奏報,元璋大鬧刑部大堂,也是惱怒非常。他召元璋晉見,曉之情動之以理,最后命元璋親手殺了高敏以示忠誠。元璋哪舍得下手,他先假意應允,卻稱顧念舊情不想立即動手。如此運用緩兵之計,靜觀其變。
友諒收到秀英書信,上寫元璋在亳州有難,請友諒和青青念及兄弟兄妹之情前往相助,否則秀英只得只身為夫君慷慨赴難。這可給友諒出了個難題,如果去,刺客必定會認出青青;如果不去,就沒了兄弟情義,更失去了秀英。想來想去,只能隔日啟程,到達亳州后在城外聯系秀英,切不可進城。
秀英決意以攻為守,帶兵前往亳州。大軍神不知鬼不覺的到達亳州城下,就能將韓林兒和劉福通手到擒來,何況秀英料定韓林兒和劉福通必不敢接戰。于是徐達等人開始商議辦法,決定三千鐵騎先行,封鎖亳州四周所有驛館道路,讓沿途各州縣的情報書信無法送到亳州,這樣大軍就能從容進發。商量完畢,秀英先只身前往亳州拖延時間,徐達湯和常遇春即刻準備發兵,依計行事。
待秀英到了亳州,還未見到元璋,倒先見到了丞相劉福通。秀英順著劉福通的意思,把元璋大罵一通,氣他好色誤事。讓劉福通以為秀英只是個愚蠢的妒婦,沒把她放在心上。探得城內的情況后,秀英派人出城送信,命徐達等人率三萬大軍前來。送信的人剛離城,劉福通就在迎賓館四周布下看守,以防刺客之名禁止里面的人進出,相當于把秀英軟禁在迎賓館。而元璋被另行軟禁在翠云閣中,有酒有美食還有劉福通特意找來的美人相伴。只苦了高敏,關在大牢中無人問津。
元璋在翠云閣里樂不思蜀,沒想到秀英會懇求劉丞相讓她與夫君見面。秀英在翠云閣外就聽到絲竹之聲,一腳踹開房門,把里面的元璋和陪酒舞女嚇得瑟瑟發抖。劉丞相等人見秀英動了真怒,這種家務事外人不便旁聽,也都退出屋外回避。秀英和元璋假裝在屋內爭吵,搞得雞飛狗跳。暗地里秀英輕聲通知元璋要拖三天,朱家軍就會趕到。隨后秀英還不忘拿著棒槌真往元璋身上招呼,劉丞相等人在屋外聽到元璋慘叫,忙進屋勸架。當著劉丞相的面,秀英又哭又鬧的叫元璋殺了高敏,元璋自然不肯。
最后,秀英“氣哼哼”的警告元璋,如果不殺高敏,她就收走元璋從義父那得來的兵權。等戲作足了,秀英離開翠云閣,剩下的事就全部交給了元璋。劉福通正是利用“兵權”勸說元璋,元璋假意思索良久才答應親手殺了高敏,只是希望能陪高敏三天。聽到元璋同意殺元朝郡主,劉福通想都沒想就同意了元璋的請求。一向足智多謀的劉福通都沒察覺自己中了元璋和秀英的緩兵之計。
既然元璋已經答應殺高敏,也就沒必要再軟禁元璋和秀英。等迎賓館的守衛撤走,秀英立即帶著小昭離城,與徐達等人匯合。元璋則住進了高敏的牢房,天天好酒好菜吃著,只等著朱家軍到來。
三天之期很快就到了,劉福通給大牢里的高敏送去了斷頭飯。可元璋和高敏拿這斷頭飯當兒戲一般,居然相互敬酒,就差喝交杯了。
友諒和青青也在城外遇到了秀英。秀英心里明白刺殺一事必定與陳友諒有關,苦于沒有證據,就想著法讓友諒自己坦白。青青是死活不承認,友諒則把嫌疑推到劉福通身上。見兩人不肯承認,秀英就不再追問,反正等打下亳州,捉到劉福通就能搞清楚到底是雇兇殺人。
徐達的三萬大軍如神兵天降般,突然出現在亳州城外。韓林兒聽到奏報嚇得六神無主,急忙要找劉丞相,卻忘了劉福通正在大牢里看元璋和高敏喝酒。攻城炮才響了一聲,亳州城里就亂成了一團。事到臨頭,韓林兒只知道怪這怪那,大罵劉丞相出的餿主意。還是劉福通有些膽識,押著元璋和高敏就上了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