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烈欲與舊部屬聯絡查訪霍剛的罪證,卻發現昔日部下不是死亡就是被分派至密州,只余丁仲請退獲準仍留在漁村,艾虎質疑丁仲是眼線。艾虎與方烈發現漁民尸體,證實霍剛殺人滅口,但包拯仍以罪證不足不愿貿然行事,楊牧亦立刻自清表示會追查真兇到底,艾虎憤然欲離,后發現包拯明修棧道,其實暗渡陳倉,已請調軍隊備戰,乃對包拯行事縝密感到佩服。丁仲告訴方烈已有漁民被殺之線索,方烈帶小翠趕去,卻發現是陷阱,幸艾虎及時趕到,并將丁仲帶到包拯面前訊問。丁仲承認一切都是霍剛等人所為,并說出林羽勾結高麗船私藏軍火之事。楊牧等人得知方烈藏身驛館,趁包拯被引出城之際,派朱野以緝捕要犯之名欲殺方烈,包拯等人則被霍剛引至城外,遭黑衣人追殺。危急之際,脫困的方烈聯同接應來援軍隊的艾虎及時趕到,帶著軍隊回攻州衙,終將楊牧逮捕。
包拯等人分析以楊牧實力,應另有主謀,楊牧堅不吐實。京東王趙怡得知楊牧被捕,痛心疾首,當著包拯之面痛責女婿楊牧,卻暗投蠟丸示意楊牧救援不成即自盡成仁。原來謀反的真正幕后主使正是趙怡,在朱野試探劫囚不成之后,趙怡為求保命決定暗殺包拯!趙怡在智囊何信獻策之下,決定采取聲東擊西之策,先派朱野等人劫獄救楊牧,再派人行刺包拯。楊牧對主使者身份依然守口如瓶,包拯正苦思對策,不想光天化日下竟有人劫囚,展昭發現是調虎離山之計,急欲保護包拯,然而包拯卻已中毒針昏迷。艾虎為此自責,憤而到獄中逼供,楊牧卻趁其不備服毒身亡。
眾人推敲出幕后主使人極可能便是京東王趙怡!此時包拯在公孫金針過穴后已無恙,為引出真兇,決定詐死。趙怡生性多疑,竟欲以吊唁之名開棺驗尸!豈料棺內躺著的是楊牧的尸體,此時包拯現身,韋東欲抵抗遭展昭擊斃,趙怡則束手就擒。仁宗不敢相信堂叔趙怡會謀反,命包拯將趙怡押解回京,此時方烈前來報告海防軍情,表示高麗與契丹趁機而動,何信等人亦準備劫囚,眾人急思應對之策。為順利讓京東王押解回京,公孫和展昭找上艾虎,要她找來“第二位京東王”,原來兩人早知艾虎不忍心下手殺智化,而此時智化的易容術正好派上用場。艾虎被逼無奈,只得應允找師父幫忙,而包拯則秉持對公孫的信任決定依其計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