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之夜,洞房內婷陽獨自蒙著蓋頭坐在床上,屋外的雨下個不停。李耳坐在屋內沒有理睬婷陽,心里回想著他和童心的美好時光。這一夜,李耳始終沒有去揭婷陽的天蓋頭。剛微亮,李耳就走出了門。這時候婷陽自己拉下蓋頭,委曲的淚水順著臉頰流了下來。李耳跑去找童心,童心的父親童和很責怪李耳并告訴李耳,童心已離開了家鄉。
公元前549年,陳哀公鑒于宋國的威脅與侵擾,斷絕與晉國的盟約,再次與南方的楚國結盟,而楚國并未讓陳國修養生息,而是出兵與陳國軍隊攻打晉國的“保護國”──鄭國,鄭國大敗。公元前548年,鄭國為了報復,在晉國的指使下,出兵攻打陳國,陳國大敗。之后,鄭國再次聯合晉國討伐陳國,原本弱小的陳國經過此次戰爭,更加窮困不堪,整個陳國民不聊生。
李耳和婷陽默默坐在渦河岸邊,看著河水靜靜流淌,婷陽的一雙大眼睛中含著淚和不甘心,李耳似乎有些觸動傻呆呆地愣在那里,婷陽她突然跳進了齊膝深的河水里。李耳一步步也走進了河水里,一步步涉水靠近著婷陽。李耳抱住婷陽,婷陽在李耳懷里,抬頭看他,不禁悲喜交集,眼淚嘩地涌出。
李太公和李耳站在院中,不斷地走來走去。忽然一聲嘹亮的嬰兒啼哭聲從屋里傳出,李耳的兒子李宗出生。
宋國宮殿里雕梁畫棟,帷幔顏色鮮亮。宋國國君宋平公(郭勐飾演)滿臉威嚴地端坐高位。文武眾臣兩廂而立。宋平公憂心陳鄭國之戰,早晚會殃及宋國,而齊國也在威脅著宋國。為緩解宋國腹背受敵的局面,命大夫向戌去說服陳、鄭二國休兵。
向戌途經苦邑,去看望李太公,結識了李耳。
公元前546年春,宋國大夫向戌出使,晉、楚、齊、秦、魯、衛、鄭、曹、蔡、陳、許等十一國,協商弭兵會盟之事,除秦、齊二國以外,其余九國皆同意同年六月宋國作為東道國,在宋國舉行弭兵之會。乙卯年中元節,宋國大夫向戌發起了弭兵之會,此后中原地區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中止了大規模的混戰局面。
馬大躺在床上病情嚴重奄奄一息,交代馬童去找李耳,說完閉上了雙眼。馬童守在床邊哭個不停。李耳(繁華飾演)得知馬大去世,命婷陽拿些刀幣給馬童辦理馬大的后事。
天下大亂,諸侯爭霸,民不聊生,李耳為尋得一條治世之路,跪別李太公。馬童得知李耳要去魯國的太乙山求學。決定同往。路上巧遇童心。
樹林中,一堆篝火熊熊燃燒,宋國叛將斯愚和幾個強盜頭目圍在溝火旁上烤著羊腿。一些強盜看著站在樹林中的百姓們,李耳、馬童也在其中。
童心回到家中,與爹娘團聚。
斯愚為躲避官兵圍剿,用這些百姓做擋箭牌,壓到一廢棄的軍營安身。小乞丐青年伍顯利用為強盜們做飯,放松他們的警惕心,用酒將強盜們灌醉,和恩人李耳,解救了百姓們。
魯國曲阜城門外人來人往,進進出出,馬童趕著馬車向城門駛來。街道兩旁店鋪整齊,店鋪里的貨物擺放的井井有條,路上行人的衣著雖不華麗,但都干干凈凈。路上每個人臉上都掛著輕松的微笑,人與人相見時都拱手施禮。突然一輛馬車從側面一個巷子里沖出,與馬童的馬車撞到一起。車簾掀起,少年孔子(張琛飾演)下了馬車,走到李耳馬車前躬身施禮。兩個人同時露出驚異之色,兩個人相視許久。
公元前536年初春,影響中國歷史長達2500之久的兩位偉大的圣人,一個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一個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在魯國的曲阜不期而遇了。
曲阜城外巷黨大路上塵土飛揚,遮天蔽日,路上一只送殯的隊伍前行著。靈車旁并排走著李耳和孔丘,后面跟著馬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