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壯被日軍處死的消息傳回李莊,眾人面色悲痛,發誓要為李壯報仇血恨,李壯雖然沒有加入共產黨,卻不懼生死不肯向日軍屈服,其行為令人佩服。
李壯的死給眾人敲響警鐘,沒有強大的裝備,空有愛國情懷,與日軍斗爭無疑以卵擊石,李正任命幾個辦事能力強的人為小隊長,各個隊長負責帶領自己的組員尋找槍支彈藥,擴張戰備力量。
日軍將軍村上任命崗村為聯防大隊長,前往鄰縣與松尾合作,負責管理鐵路運輸線,為日方大部隊的掃蕩計劃起到鞏固作用。
魯漢帶領組員向一個地主要槍,地主不肯交出家中的鳥槍,魯漢勃然大怒將地主綁到樹樁上。
李正趕了過來,喝令魯漢釋放地主,魯漢對李正的行為心懷不滿,在二個伙伴的陪同下返回住處喝酒吃菜,酒過三巡,魯漢與上門的李正發生爭吵,李正不贊成魯漢用武力方式向地主要槍,魯漢一時火起欲教訓李正。
小坡和林忠一見情況不妙,兩人趕緊出手攔住魯漢。劉洪聞訊而至,操起一根木頭,滿院子追攆魯漢,李正趕了過來,大人不計小人過,沒有追究魯漢的責任,而是勸說劉洪對待部下不能隨意動粗。
劉洪想加入共產黨,因不識字不知如何寫申請書,在李正的幫助下,劉洪獲得申請入黨的機會,忐忑不安等侯組織回復消息。
夜色寒冷,劉洪與小坡從根據地辦事回來,兩人到芳林嫂家中歇息,芳林嫂為劉洪烘烤外衣,小坡則到門外站崗放哨。
到了下半夜,芳林嫂烤好外衣,悄悄蓋到劉洪身上,離開房間到門外接替小坡站崗。寒冬時節,又是下半夜,北風如同刀子一樣刮紅了小坡的臉龐,小坡回屋烤火,漸漸昏睡過去。
劉洪蘇醒過來,見小坡不在門外站崗,跑回屋中烤火,趕緊下炕喚醒小坡,小坡因有芳林嫂站崗,所以才在屋中烤火,劉洪弄清原因,離開廳堂來到院子里門,神色復雜注視站在門外站崗的芳林嫂。
劉洪、魯漢、李正到芳林嫂家中喝酒,三人一邊喝酒一邊商談時局,日軍集結了三萬多人準備大掃蕩,游擊隊區區十幾人,只能與日軍智斗不能武斗,否則就是自取滅亡。
日軍在鐵路線上除了運送物資,也掙錢攬客增加額外的收入,劉洪三人決定攻打日軍的票車,一來票車上有許多百姓坐車,一旦游擊隊打了一個漂亮仗消滅車上所有日軍,百姓們便會口口相傳,傳播游擊隊正在抗日,如此一來,游擊隊就能凝聚民心獲得更多百姓支持。二來票車上有許多槍支彈藥,游擊隊只要打了勝仗就能獲得大量彈藥,從而增強隊伍戰斗力量。
古語云:“知已知彼,方能百戰百勝”,芳林嫂前往臨城買了火車票上車,記下日軍在票車上分布的兵力,返回李莊向劉洪一行人匯報敵情。
翌日,魯漢與幾個同伴分頭行事,混入臨城關卡順利登上票車,各人使出不同的手段與車廂內的日軍士兵套近乎。
劉洪帶領余下的隊員,埋伏在票車必經之路,與魯漢一行人里應外合,出奇不意偷襲車上的日軍士兵。
所有百姓嚇得下車逃走,給游擊隊騰出了作戰空間,日軍士兵雖然裝備先進,但還是全軍覆沒被游擊隊消滅。
下車的百姓們無不為游擊隊消滅了票車上的日軍士兵高興,游擊隊員們疏散百姓之時,崗村帶兵趕了過來,命令火炮部隊對準游擊隊出現的方向發射炮彈。
頓時間,震耳欲聾的爆炸聲相繼響起,炮彈劃破夜空追攆游擊隊和百姓們。
彭亮逃到安全地點,發現梅妮掉隊,他不顧同伴們勸說原路返回,發現票車已被日軍士兵奪回。
深夜,芳林嫂在城內張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宣傳語,街上空無一人,只有黑壓壓的夜色,芳林嫂動作嫻熟沿路張貼宣傳語,絲毫不擔心被日軍發現,出身低賤的她不甘心淪為無所作為的農婦,寧愿冒險為游擊隊籠絡人心,也不愿在家過著太平日子。
游擊隊消滅票車上的日軍士兵,獲得八萬錢款,以及十余桿長槍。虎子雖然年紀小,卻參與了行動,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李正送了一把手槍給虎子,以示接納虎子為游擊隊員,虎子滿心歡喜向李正行軍禮,煞有介事的模樣逗樂了眾人。
彭亮擔心梅妮的安全,悄悄離開隊伍,返回棗莊。
日軍的票車被劫,震怒了日軍高層,崗村被村上訓了一頓,在其命令下全城搜捕可疑份子。
彭亮到車站找到老張,向老張了解日軍動向,日軍因為票車被劫,放棄大掃蕩計劃原路返回,老張猜到是彭亮的隊伍劫了票車,當地的百姓們無不拍手叫好,日軍橫行中國已經犯了眾怒,許多百姓巴不得看到游擊隊大挫日軍。
深夜,芳林嫂繼續在街上張貼抗日宣傳語,兩輛日軍摩托車忽然出現,芳林嫂嚇得不知所措,彭亮忽然出現將芳林嫂拉到拐角處,芳林嫂逃過一劫,領著彭亮回家,煮了一碗面條招待彭亮。
梅妮寫了文章支持國人抗日,日軍前往報社捉拿工作人員,吉翻譯將梅妮抓走將其關入大牢。
彭亮得知梅妮被抓,聯系到一個在憲兵隊工作的熟人,在其幫助下混入牢中。
吉翻譯在牢房中喝醉了酒,借著酒興對梅妮上下其手,緊急關頭彭亮出現,持槍對準吉翻譯,成功救走了梅妮,兩人離開牢房往車站方向逃去。
一伙日軍在后方緊追不放,劉洪帶領一伙手下及時出現,一邊開槍一邊往一輛火車跑去,眾人爬到火車上乘車逃走,日軍駕駛一輛裝甲鐵軌車緊隨其后。
老張擔心游擊隊被日軍追上,趕緊往鐵軌分離器跑去,日軍在鐵軌車上對準老張開槍,老張身中數彈并未倒下,而是憑著頑強的毅力跑到分離器旁邊,拉開軌道閘分離軌道,日軍的鐵軌車被分到另一條鐵路線上,未能追上乘坐列車逃走的游擊隊。
老張為了幫助游擊隊逃跑,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高風亮節壯烈犧牲,令人扼腕長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