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墨白入宮后,被安排在神殿暫住。新入宮的采女們也都在神殿居住。神殿的二祭司去面見月西樓的太尉,他已想到辦法讓封后大典不能如期舉行,以圖謀大祭司的位置。太尉告訴他,忠于月西樓的人都會得到應有的獎賞。李墨白自從入宮后,便總是想起當年的滅門之痛。東南闖入神殿,卻遭攻擊,人被紅綢布綁著,手腕被割破,往下滴血,除此外,體內所中之毒也正在侵入她的五臟六腑。東南這才明白宮中根本沒有厲鬼索命,只是有人故弄玄虛罷了。而這個兇手見問不出東南闖入神殿的目的,便也沒了興趣,紅綢布勒緊了她的脖子。眼見東南就要沒命,李墨白來到祭祀神殿外,聽到動靜,救下了東南。
李墨白把東南抱回了寓所,念奴幫其包扎了傷口,發現東南脈象十分奇怪。而還有意識的東南堅持要回住處,李墨白便把她送回了房中,本便要離開,又折身給東南脫了鞋子。并對她生了惻隱之心,覺得這個姑娘平時兇巴巴的,現在看著倒有點可憐。次日,元丹丘以法師身份入宮,一入宮便著意打聽李墨白住處。而東南穿著華貴衣衫,前來向李墨白道謝,卻還是兇巴巴的樣子,李墨白看見東南有幾分羞赧,又故意捉弄她。二人談起昨日發生之事,東南認為昨日在宮殿偷襲她的那個女人,對神殿很熟悉,才能跑掉。而東南所中之毒很剛猛,沒有解藥,活不過七天。東南把責任推在了李墨白頭上,霸道的要求李墨白給她解決。適時元丹丘找到李墨白的住處,東南拿了一盞茶給元丹丘喝,元丹丘一飲而盡,卻中了東南下的七日毒,幾人目瞪口呆。
李墨白為解救東南,前來向大祭司討要解藥,大祭司故意訓斥了婢女,又表示愛莫能助。李墨白卻注意到,大祭司說話時眼神游移,手部僵直,借水燙轉接注意力,以免發現她很緊張。李墨白懷疑打傷東南的就是大祭司!然而不久,大祭司吊死在殿中,頸部有勒痕,皮膚上花紋密布,應是某種毒所致,確切的死因還要調查。李墨白前來查看,卻被易夫人以此案由月西樓負責為由給攔了。接著,更詭異的事情發生了,神殿后院的牡丹花長出人臉了!
宮中之人議論紛紛,認為牡丹長出人臉是不祥之兆。而天子也隨后趕來,性情倨傲的李墨白既不行禮,在查看牡丹花后還要求把花圃挖開。天子也不在意,命令人把花圃全部挖開。一挖之下,竟見十數具白骨!易夫人請示天子后,封鎖了現場。玉貴妃見狀,提出讓李墨白和月西樓共同查破此案,天子首肯,表示誰若先偵破此案,有重賞。然而天子一離開,易夫人便命令把尸體全部帶回月西樓,不給李墨白查驗的機會,但念奴此時已經查的差不多了。玉貴妃召見李墨白,要他幫助自己。李墨白看出大祭司是玉貴妃的人,便向玉貴妃討要恩典,東南體內奇毒的獨門解藥。可惜玉貴妃并不清楚解藥的事情,幫不了李墨白。李墨白臨走前,卻還是向玉貴妃懇請,如果東南有什么事情犯到玉貴妃手里,還望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根據驗尸薄上所述,大祭司死于中毒,至于脖子上的勒痕是兇手故意做的假象,是死了之后才被吊上梁頂的。東南猜測自己所中之毒和大祭司體內的毒是一種。而根據尸坑挖出的十數具尸體,要在守備森嚴的地方殺了這么多人還不被發覺,兇手只能有一個,就是神殿的主人。李墨白在查看尸坑時,從尸坑的痕跡看出丟了一具尸體,而且他撿到了一根玉簪。念奴測驗尸坑中泥土,測驗出白骨毒性還沒消失,而牡丹花上會出現人臉也是因為尸體體內的毒素蔓延到泥土,再從泥土進入花中,導致花瓣上出現斑紋,遠遠看上去像人臉。李墨白開始對人員調查,查出神殿負責養花的是花匠逸冬,業已告假回鄉。而二祭司不管事,封后大典開始以后就生了病,甚少出門,首先發現大祭司尸體是宮女白露。李墨白前去找白露問詢情況。
同時,易夫人向太尉稟報,查到逸冬回鄉,而月西樓擔心二祭司那天晚上做的事情暴露,便決定抓到逸冬,把案子坐實,盡快結案。李墨白來問詢白露那日情況,白露稱只看到二祭司一個人來過,二祭司走后,再進去就發現了大祭司的尸體。李墨白卻看出了她在撒謊。
李墨白再去查二祭司時卻被月西樓的搶先一步。不過他們又查到宮門處的記錄,顯示大祭司死的當夜,逸冬回來過一趟,而且天不亮就離開了,理由是給大祭司送東西。彼時月西樓已然出宮,李墨白料定月西樓一定隱瞞了線索,便吩咐念奴和元丹丘,趕在月西樓之前把人帶回來!而東南再次玩了陰的,對二祭司下了藥,套出二祭司當晚來過神殿,但目的是鋸斷大祭司法杖,干擾封后大典。這樣他也能順利上位。卻并沒有殺人。而關于逸冬,二祭司表示大祭司對逸冬極為信任,花圃只讓他靠近。不過幾年前曾經有位叫梨花的侍女,伺候過大祭司,大祭司對她十分寵愛,梨花和逸冬關系也很好,但沒過多久,梨花就不見了,聽說是特赦出宮,從那以后,大祭司便再沒找過侍女。李墨白把玉簪拿給二祭司看,二祭司認出正是梨花的玉簪。
李墨白的人終究是領先一步,把逸冬帶回來了。太尉此時生出拉攏李墨白之心。李墨白問詢逸冬為什么要殺死大祭司?逸冬一副神色戚戚的樣子,告訴眾人,大祭司是他的奶奶!
這實在讓人難以置信,因為逸冬和大祭司看起來差不多大。逸冬解釋,大祭司是修煉了長生之法!在他小時候的某一天,奶奶突然跟他說,從今以后再也不會有人欺負他們祖孫倆了。而就從那一天起,奶奶變得越來越年輕。而逸冬奶奶返老還童,天賜神力的消息傳的越來越遠,后來宮里就來人了,請她去做大祭司。至于侍女梨花,她沒有出宮,而是大祭司用梨花的血修了長生之法。也就是在奶奶害死梨花的那一天,逸冬對大祭司徹底寒心。牡丹花下的尸體都是大祭司所為。這時,李墨白表示牡丹花下的尸體少了一具。逸冬稱不可能,因為人都是他埋的。
念奴拿出玉簪要逸冬辨認,逸冬卻稱不認識。而再問逸冬怎么殺死大祭司的,逸冬表示是用繩子勒死大祭司以后,就匆匆跑了。并沒有吊起她。李墨白等人再去驗看尸體,發現人確實是被勒死的,但是有兩道勒痕,上深下淺,所以,大祭司是被勒了兩次之后才被吊起來的。
李墨白又把白露帶來問詢,逸冬問白露在神殿里面是做什么的,白露表示是清洗衣物的。逸冬翻開她的手驗看卻看到了她的手腕有一道割痕,頓時面露異色。李墨白再問白露當天的證詞,白露辯解是記錯了,逸冬也表示自己是翻窗戶進去的白露自然沒有看見。但是李墨白突然叫了白露一聲梨花,白露反射性的問出怎么知道她是梨花?李墨白揭曉了答案。是逸冬告訴他的,二祭司都能認出簪子,逸冬卻認不出,這明明就是認出假裝不知道。而少的那具尸體就是梨花,但是人都死了又怎么可能復生?他一開始想不明白,后來想到了假死之藥。李墨白猛地翻開白露的手臂,那里果然有一道猙獰疤痕。而被大祭司殺過一次的人自然想要報仇,殺大祭司也在情理之中,說著,李墨白撕下了白露的面具,露出一張毀容的臉,正是梨花!梨花見事情敗露,終于坦白一切,梨花來自苗疆,因為報殺她全家之仇,才去殺大祭司。梨花家有一祖傳藥方,據說可以讓人長生不老,但此藥,毒性霸道,需用少女腕中鮮血,然后再用它沐浴,方可長生。由于此法陰毒,一族一直將此事封存,大祭司為了得此法殺她全家,她碰巧外出幸免于難。直到遇見了逸冬,她知道她的機會來了。
其實逸冬當時知道梨花接近他是有目的的,但他不在意。二人親近后,逸冬就勸說大祭司把梨花帶進了宮,那時候梨花還小,想方設法獲取大祭司信任,直到有一天機會來了,她準備下手,可還是被大祭司識破,唯有服下苗疆秘藥詐死。而后化作婢女白露潛伏繼續等待機會,直到那日,逸冬和大祭司大吵一架后離開,結果又突然進宮,然后又神色悲戚回來,她知道一定發生了什么。她來到殿內,看到大祭司被綁在床上求救,她便勒死了大祭司。然后把大祭司吊在神殿之上,裝作被人吊死的樣子,就離開了。這便是白露的殺人經過。白露逸冬被帶到大殿面見天子,白露請求天子饒過逸冬,月西樓卻反對。而逸冬也表示愿跟梨花同罪,生不能在一起,死也要在一起。天子認為梨花殺人情有可原,命關押天牢待審。但玉貴妃封后一事也被推遲。
此案雖與玉貴妃無關,但天子延遲封后大典,其原因是亂,內亂不治,則外亂紛起。逸冬來到天牢看望梨花,告訴她皇上已說了不殺她。二人約定出去后見面。李墨白接著來到天牢,懇請長生之毒的解毒之法,梨花瞧出李墨白喜歡東南。告訴了他解藥存放之處。
李墨白被玉貴妃拉攏,讓太尉很不舒服,他還是決定對李墨白拉攏一番,同時也命令繼續查李墨白。另外,太尉命令除掉白露。東南神情憔悴,病懨懨的來到寓所,請念奴與她講講李墨白的事情,念奴卻突然神色疏離,表示自己只不過是個侍女,不便講。東南便開始自說自話,婆婆還在等她,她不能死。這時,李墨白端藥著急沖進屋內,照顧著東南喝下解藥。東南也便把元丹丘的毒給解了。
易夫人來到天牢,竟夸贊白露做的不錯。原來,當年白露全家被殺,是月西樓指點她給她的機會。而易夫人又索要長生之法,白露義正言辭拒絕。話未落,人就被殺死,易夫人卻笑出了聲。皇帝做了個蕭后轉世為玉貴妃的噩夢。夢中驚醒,玉貴妃正站在面前,皇帝驚魂未定便離開了。玉貴妃見狀,把墨白請了來。
易夫人侍弄著牡丹花,卻道,身體凡胎培育出這么美麗的花朵,也算是有些貢獻了。玉貴妃告訴李墨白,梨花已死,經查驗,梨花體內有毒,沒有外傷,也沒有任何廝打的痕跡。月西樓的人說是畏罪自殺。而梨花已被月西樓的人拉走下葬,天子看了,也說是沒什么問題。但是根據情由,梨花沒理由自殺。二人都很懷疑。玉貴妃又提到天子今日所做之夢,李墨白提出的對策是以不變應萬變。
元丹丘找李墨白談心,原來他又被東南下毒,強行要拉他去藏寶閣偷東西。李墨白聽聞后前去找東南,可是連自己也被搭進去了。東南給他下了蠱毒,要他一起尋找秘藥,找不到三個人就一起死。李墨白就這樣被強迫,不由懷疑自己喜歡東南?連連告訴自己是錯覺。元丹丘千等萬等,沒等來搭救他的李墨白,卻等來了一身黑衣的東南,把他拽入了藏寶閣。
東南和元丹丘進入藏寶閣,元丹丘拿著羅盤開始解藏寶閣里的五行八卦陣,走到盡頭,出現了兩面旗幟,一面寫著陽關道,一面寫著奈何橋,羅盤指向奈何橋一面。元丹丘一步跨入卻掉進了黑洞,東南也跟著跳了下去,落入了一間屋子。李墨白和念奴前來營救二人,根據元丹丘吹熄的蠟燭進入陣法,卻發現二人又回到了原點。李墨白明白陣法在元丹丘和東南進入后,又發生了變化,這意味著陣法如果不能重新歸位,二人就出不去了。但李墨白會快破解了陣法找準了方向。東南和元丹丘被困于屋子,屋內到處都是名貴物品,但卻沒有東南要找的東西。而元丹丘突然明白了這是什么陣法,但這陣法卻需要四個人來破。李墨白也來到了陣法的盡頭,看見同樣的兩面旗幟,李墨白投擲銅板測出了路。李墨白和念奴直墜入屋子,元丹丘先后當了兩次人肉墊子,四人破解了陣法。
易夫人守株待兔等候在藏寶閣外,李墨白采用調虎離山之計,帶著幾人逃了出去。回到住處后,李墨白訓斥了東南,卻惹哭了她。宮女們和侍衛們守夜時,突然空中紛紛飄下李墨白的詩詞。而一宮女夜間與人私會,她看到地上的冬日牡丹,前去查看,卻突然身中箭矢而亡。
次日,玉貴妃身旁的三公公通報李墨白,玉貴妃的殿中出人命了,李墨白匆匆趕去,卻來了宮女屋內。而天子正于殿中安慰玉貴妃,玉貴妃驚惶難安。因那尸首血凸凸的頸部,手持頭顱,畫面著實駭人。易夫人稟明,死去的宮女名為玲瓏,是玉貴妃宮中之人,昨夜丑時出門未歸,今早同住的宮女出門尋找,看到玲瓏慘死畫面。易夫人又拿出李墨白的詩詞,稟明是昨夜獄卒在天牢外所撿到,且長生殿的宮女也撿到了同樣的詩詞。
天子質問李墨白,李墨白表示,只是幕后黑手用來擾亂人心,與他無關。但易夫人針對李墨白,稱死者胸口有劍傷,被劍穿透致死,表明兇手是用劍之人。李墨白反稱兇手不但是用劍之人,用的還是雙劍,脖頸處的劍傷,切得那般干凈利落,除了鍘刀斷頭刀,只有雙劍才能造成。李墨白抽出侍衛之劍,斬斷花枝,驗證了這一點。接著,李墨白根據尸體判斷出死亡時間不止四個時辰,質問尸首為什么一直沒被發現?一名宮女稟明當晚本應是她與玲瓏當值,但玲瓏因做繡工主動提出當值一整夜。李墨白據此推斷出玲瓏撒謊,撒謊的原因是避開所有人的目光去做一件事,見兇手!眾人大驚。李墨白還指出,玲瓏所見之人必是宮中之人。因為要避開守夜的宮女和侍衛,又要把尸首擺成這個樣子,必須在玲瓏尸體僵硬后才能進行。那么,兇手若不能呆兩三個時辰也得回來兩趟才行,而回來兩趟不被發現,說明必是宮中之人,且非常熟悉侍衛巡夜的時間。而負責長生殿巡夜的一直都是月西樓的侍衛!
李墨白就這樣把矛頭又指向了月西樓,只因宮中侍衛武器統一發放,而使用雙劍的人在月西樓的可能性很大。經問詢,易夫人表示月西樓當夜約有上百人守夜。突然,方才答話的宮女瘋了一樣指著尸首前的冬日牡丹叫道“恭迎蕭后轉世”,被天子怒打入天牢。天子命李墨白將此案一查到底。太尉把易夫人叫來,但上來就問易夫人可知罪,太尉查看過玲瓏的尸體,發現跟月西樓的手法一樣,易夫人還要辯解,被太尉扇了一巴掌。太尉又質問長生殿的殺人現場可是易夫人布置的,對付玉貴妃用李墨白的詩又是什么意思?易夫人表示只是擔心他日不好下手。太尉怒罵他李唐江山的國事還輪不到他一個東瀛人來插手。
念奴為李墨白披上衣服,元丹丘看得不高興。李墨白想不通為何兩次殺人案件都以他的詩為引子,而且都指向玉貴妃。元丹丘建議東南由李墨白帶她找藥,卻被東南下了藥。李墨白查看月西樓的值夜記錄,查到那夜月西樓當值84人,用雙劍的有7人,但皆有不在場證明。元丹丘在東南那里受了氣,進屋來裝模作樣要自殺,李墨白卻笑著要他繼續,還表示自己暈血,出去后讓他再繼續。連念奴也是一樣。元丹丘氣的不死了。
東南請李墨白喝了他最愛的西鳳酒,跟他說了自己入宮目的。東南入宮是為婆婆尋找解藥。而她又無法通過正途取得。太尉認為李墨白不識抬舉,便讓易夫人找陸大人,舉報現朝堂上有一名罪臣之子,意圖勾結后宮妃子亂我李唐,其心可誅。
朝堂之上,大理寺的薛大人再次稟說蕭后一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被天子推掉了。而陸大人又上奏,稱李墨白乃罪臣李克柏之子,故意隱瞞真相,上朝堂蠱惑人心。并且,另有大臣表示,李墨白和玉貴妃關系較近,前兩起慘案早有所暗示,蕭后轉世之人就是玉貴妃!這激怒了皇帝,大罵眾臣后,下令,在案情沒定論之前誰若敢再妄自揣測,定不輕饒!
這廂,得到消息的玉貴妃不由冷笑,高黎的這步棋是走錯了。這時,李墨白前來,玉貴妃故意訓斥了他,詢問他進宮原因。李墨白坦率表示,父親李克柏因為推背圖丟失一事被處死,但據他了解,他不可能是擅離職守之人,其中必有緣由。他進宮便為了討還家父清白。玉貴妃選擇信了他。又交給了他一塊令牌。李墨白帶著令牌闖入月西樓調查,易夫人卻不吃這一套。李墨白等人要硬闖,易夫人表示自己受高太尉之命,接受長生殿殺人一案,要李墨白退出此案。而此時再傳來消息,長生殿又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