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生態林對鑒定結果沒有異議,但他們堅決拒絕回填人工湖。聶聞的觀點提醒了羅遠,他認為當前首要任務是明確生態林具體遭受了哪些破壞,并專注于修復這些受損部分,環保庭的審判目標應該是恢復生態環境。
夏未冬受邀加入討論,闡述了人工湖的優缺點,指出其可能成為未來的重大污染源。因此,沒取錢問題不僅僅是伐樹造成的破壞,還包括人工湖所潛藏的危險。政府原本打算建設利民工程,卻沒想到好心辦了壞事。
隨后,羅遠和耿念請來環境規劃院的兩位專家進行咨詢。然而專家們意見分歧,一位主張回填人工湖、重新種植以恢復原有生態;另一位則認為應維持現狀,因為拆除將耗費大量民力和財力。場面一度混亂,羅遠出面調停,強調他們都是專家學者,在爭論時應先提供數據,給出一個包含兩個方案優缺點和對環境影響的合理修復報告。
蔣單將海阿平的非法捕撈鰻魚苗案交給林海嵐處理,并補充了全部證據。林海嵐對蔣單表示感謝和關心,這讓蔣單有些受寵若驚,但他理解林海嵐為了環保庭的公平公正所做的努力。在案件交接過程中,蔣單透露他們不僅對海阿平提起了刑事訴訟,還尋求了相關的民事賠償。林海嵐了解完情況后,主動與蔣單握手言和,化解了過去的不愉快。
因丈夫關逸臨時出差,林海嵐的兩個女兒暫時由齊警官照顧,下班后再交給林海嵐。關于生態園一案,羅遠在閑聊中靈感閃現,提出了異地補植的方案,即在另一地點進行種植,還能保持區域內生態總容量不變,滿足原告要求。
工作結束后,耿念開車載著林海嵐母女三人返回大江市。途中,耿念詢問林海嵐如何解決趙慶生的問題。林海嵐決定在辦完手頭的幾個案子后向領導申請調回大江市,但她不知道如何向羅遠開口,希望耿念能給她一些建議。
耿念理解林海嵐因忙于工作而無法兼顧家庭的愧疚感,并猜測這與趙慶生有關。因此,耿念分析了趙慶生的心理狀態,根據民事調解經驗,認為要讓趙慶生放棄復仇,關鍵在于幫他找到一份工作,讓他重新融入社會。
在羅遠的陪同下,夏未冬親自去探望饒斌的母親,得知饒斌的父親已在前段時間去世。面對這個同時失去丈夫和兒子的女人,夏未冬深感歉意,尤其聽她說起饒斌的過往,不禁潸然淚下。然而,饒母已經釋懷,希望夏未冬能好好生活。夏未冬留下一筆錢,當她走出樓道的那一刻,內心也徹底放下。
蘇卓得知環保庭的方案,態度強烈反對。但夏未冬認為這個方案最能平衡人與自然的利益,且代價較小。由于夏未冬的話以及羅遠對環保庭受理幾起案件以來的感悟,蘇卓最終同意認真考慮法庭的意見再做答復。
當晚,羅遠送夏未冬回家時,感慨環保聯合會愿意調解,讓他心中的大石終于落地。次日一早,在鰻魚案的會議上,大家結合各自調查的線索和周邊采集的信息,確認海阿平使用的網孔極小,對水生生態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經過綜合考慮,羅遠等人決定對海阿平的捕撈鰻魚苗案進行公開審理。電視上播放了羅遠宣判鰻魚苗案的畫面,夏母越看越覺得喜歡,認為他是一個不錯的孩子,人品好且有修養。所有在夏母看來,如果羅遠能從一線工作轉到幕后,倒是和女兒比較般配。
與此同時,羅遠、耿念和林海嵐三人開車返回。途中,林海嵐透露自己要調回大江市,羅遠為此很是詫異。正說話間,趙慶生騎著摩托超速朝他們挑釁,緊接著撞上了大貨車,渾身是血昏迷不醒。大家急忙撥打了急救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