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頡用手里的津貼去店里買了十元的雪花膏,打算送給林華珺。程嘉樹和畢云霄一起找自然雜志,想要看上面的文章。就在此時,兩人遇見了葉潤青和羅恒,葉潤青看到他們,臉上的表情很復雜,沒打招呼就跑了。羅恒知道潤青心情不好,他開飛機帶潤青繞著昆明飛一圈,保證讓她忘記煩惱。羅恒假裝飛機飛到了蒙自上空,潤青陷入回憶中,他說下一站是武漢,那是葉潤名死去的地方。她不知道自己這樣飛,是不是會距離葉潤名更近一些。其實對于哥哥的死,葉潤青一直沒能釋懷,那是與她血濃于水的親哥哥。
暑期就快要到了,群社組織夏令營活動,裴遠之說出幾種方案,征詢大家的意見。程嘉樹的建議是好好再認識一下云南,用腳丈量這里的每一寸土地。正巧,陳達教授正在組織縣域社會行政調查研究,裴遠之提議群社成立一個暑期調查小組,參與進去。畢云霄舉雙手贊成,未能參與旅行團是他的遺憾。程嘉樹寫了手書,寄回給北平的家人。長途跋涉即將開始,程嘉樹教大家綁腿,不由地想起了葉潤名。這個綁腿,是葉潤名教他的,如今他有模有樣地教給別的同學,也相當于是一種傳承,想起葉潤名,程嘉樹感傷。
啟程前,程嘉樹發現三青團也去參加縣域社會行政調查,而且碰巧跟他們去的都是同一個地方,即林華珺所在的玉溪。文頡聽到程嘉樹他們也要去玉溪,臉色一下子就變了。三青團一行人坐馬車前往玉溪,因而文頡先到了玉溪,他和祝修遠說了一句,就出城去玉林小學找林華珺了。當時林華珺正在教孩子們讀書,這些都是附近村子的女孩子,家里不愿出錢讓她們讀書,因此林華珺趁著暑期的時候給她們上課。文頡詢問這里有無空房間,他想留在林華珺身邊一起教書,其實也是想先程嘉樹一步得到林華珺的芳心。
林華珺嚴詞拒絕,并讓他把雪花膏拿回去。文頡大概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唐突,十分尷尬,拿著箱子離開,樣子像極了落荒而逃。回到客棧,文頡借口不舒服,沒有去參加縣長舉辦的接風宴。裴遠之帶著程嘉樹等人落腳在村子里一個大爺家,今天他們一路走來一路調查,走訪了有一百戶人家。程嘉樹寫完日記,和裴遠之出去聊聊。程嘉樹和裴先生說起之前旅行團遇到的一個孩子貴生,當時他還不明白,現在他總算懂得了該如何去幫助這些貧苦家庭。裴遠之看得出來,潤名的精神感染著程嘉樹,程嘉樹越來越像潤名了。
第二天,他們繼續走訪調查,程嘉樹正在給畢云霄挑水泡,裴遠之提醒他說前面就是玉林小學了,是否要去看一眼林華珺。程嘉樹還是去了玉林小學,也見到了許久未見的林華珺。得知他們還沒有落腳的地方,林華珺提議讓他們住學校。
程嘉樹去通知裴遠之他們入住學校,林華珺給大家準備晚飯,程嘉樹幫忙,林華珺就讓他幫忙拉風箱。不過程嘉樹沒拉過風箱,林華珺耐心地教他。吃飯時,林華珺表示,她在玉溪有一段時間了,如果他們有需要自己幫忙的地方,盡管提出來。文頡獨自待在客棧,遭到林華珺拒絕的他,顯得有些難過。祝修遠帶團員回來,帶回了玉溪的縣志,他們想得很片面,用最少的付出,拿到最多的資料,事半功倍,從未想過要實地一個個去考察。
夜里,畢云霄他們都睡了,程嘉樹還坐在桌前,他想起今天和林華珺一起拉風箱的樣子,當時他們笑得都很開心。此時的林華珺也沒有睡,她拿出之前程嘉樹給自己的數形結合題看。文頡再一次滿懷期待地去玉林小學看林華珺,卻看到她正和程嘉樹滿面笑容地交談,他臉上的笑容消失,轉身離開。第二天,小分隊去村里走訪調查,發現村子里好多孩子都是聾啞,而且村長和很多的村民都有大脖子。
聾啞和大脖子在這個村子十分普遍,裴遠之讓程嘉樹別那么快下結論,大家分頭去調查,記錄具有大脖子的村民數量和聾啞兒數量。三青團的眾人調查沒深入,就開始想著去石林玩,文頡心情不佳,全由大家做主。經過實地調查和考研,他們基本可以確定大脖子病和聾啞是這里的地方病,裴遠之決定明天帶大家回學校,找專家和教授商討解決辦法。才相處了幾天,程嘉樹又要和林華珺分開,兩人的心情都覺得有點可惜。
當晚,郁悶的程嘉樹睡不著,起來幫林華珺劈柴,畢云霄挖苦他有勁劈柴,卻沒勁跟林華珺打開天窗說亮話,明明彼此都關心著對方。被他說中心事的程嘉樹頗有些惱羞成怒的意思,反過來說他不也沒去航校和葉潤青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二天,李丞林和畢云霄一唱一和,讓林華珺懂得程嘉樹有多不舍離開這里。林華珺看到程嘉樹封好的窗子出神,文頡不知何時出現在身后,諷刺她看不起三青團,卻對群社如此不舍。林華珺好心提醒他不要走錯路,文頡惱羞成怒,兩人的關系降到冰點。
回到學校,群社出色地完成了這次縣域社會行政調查的任務,而且他們做的壁報非常好看,很多學生都去參加了群社。三青團因為照貓畫虎的偷懶行為,鬧出了不少的笑話。三青團內部人員也很沮喪,大家都說是因為林華珺幫了群社,轉而問起文頡為何沒說服林華珺加入三青團,文頡面無表情地表示他和林華珺不熟。自那以后,程嘉樹和林華珺時常互通信,學校也建議地方政府對大脖子病高發的地去分發碘鹽。
文頡得無意中得知阿美和阿旺跟龍云主席聯系密切,他不懷好意地提出幫阿美復習功課。放榜日,丁小五和來自騰沖的扶生分別考上了物理系和算學系,兩人認識后,程嘉樹主動邀請扶生父子去吃食堂。扶生父親發現他們食堂的飯食很簡陋,決定回到騰沖后給西南聯大籌錢籌糧。鄭天挺和聞一多習慣在外給學生們上課,很多民眾也都會在旁邊聽課,沒有教室,老師們就在茶館講課,鄭天挺在那邊講清史,聞一多在這邊講楚辭,仿佛是在打擂臺。
小五的姑父從北平來到昆明,在昆明繼續開了一家裁縫鋪。得知畢云霄和程嘉樹幫小五補習考上了聯大,姑父就給兩人和趙忠堯教授都各自做了一身衣裳。程嘉樹在宿舍給林華珺寫信,講述最近的學習和生活。丁小五由畢云霄帶進來,將衣裳拿出來送給他們,順便讓程嘉樹帶自己去找趙忠堯教授。趙忠堯教授正在和同事商討開設高能物理課和做一款小型回旋式粒子加速器,這樣他們辛苦帶回來的鐳就有用處了。就在此時,程嘉樹帶丁小五進來,將衣服送給趙忠堯。趙忠堯說起給高年級開設物理課的事,丁小五也想參加。
丁小五帶程嘉樹去找姑父,程嘉樹想拜托丁小五的姑父幫忙做一身女裝,他要送給林華珺。姑父一聽林華珺這個名字,總覺得有些耳熟。程嘉樹上一封信寄去已有些時日,可他沒有收到林華珺的回信。不久后,姑父送來做好的衣裳,但程嘉樹和丁小五都不在宿舍。晚上,程嘉樹再次給林華珺寫信,他已形成習慣。書記長周宏章先生和三青團的成員見面,讓大家謹記五屆五中全會方針,溶共、反G,祝修遠不認同這種內斗的行為方式,文頡卻主動站出來堅決貫徹方針,他還拿出了自己寫的文章,周宏章吩咐下發下去傳閱。
文頡的文章被貼在壁報墻上,裴遠之和方悅容明白,三青團雖然只是一個社團組織,但它卻是一個風向標,目前的風向不太對。在飯堂吃飯的畢云霄和程嘉樹也得知了文頡寫的那篇文章,十分氣憤。裴遠之告訴他們,三青團此舉是司馬昭之心人盡皆知,他們要將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變成對內反G反人民,這是光天化日下的挑釁。無論如何,他們一定要堅持統一戰線,一致對外。防空警報響起,同學們撤往后山,一路上,裴遠之給程嘉樹解答了很多關于八路軍的事情,如果有機會,程嘉樹可以去陜甘寧邊區看看。
同學們責問文頡為何要破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讓他無言以對,險些落荒而逃。聞一多就在旁邊看著,對文頡失望透頂。聞一多嚴詞色厲,提醒文頡想清楚當初為什么要來西南聯大。好自為之,是聞一多給文頡的最后忠告。同學告訴程嘉樹,有他的信寄來,程嘉樹迅速去拿信,卻看到文頡也在拿信,他沒有多想,在文頡之后去取信,可竟沒找到林華珺的來信。他反應過來是文頡拿走了信,立刻趕去找文頡,但他晚了一步,信已經被文頡燒掉了。
程嘉樹質問文頡為什么要燒信,文頡一副虛偽的模樣讓他打心眼里看不起,兩人扭打在一塊。文頡帶傷去街上買衣服,阿美見到后,主動帶他去店里挑選上等布料。文頡向周宏章匯報群社動向,并表示到時候龍云主席會受邀來參加聯大的兩周年活動,他有辦法不讓群社出風頭。林華珺來到昆明,在南屏大劇院等程嘉樹,此時程嘉樹正和同學們進行彩排活動,防空警報聲又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