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豆科植物中出場率最高的成員——大豆,在五千年前的中華大地上與人類初遇時,還無法預知自己破莢而出后的命運。在人類手中,她從匍匐在地到站立成株,形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從農耕文明到工業文明,它與人類相互依存,共同創造。作為世界上最主要植物蛋白質來源,它以自己千變萬化的智慧,發展出各色各樣的樣貌,出現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浸潤了人類生活方方面面,養育了世界。本集通過進入一粒豆子的世界,去探尋它的神秘與力量。
中藥起源于中國,其中包括動物藥、礦物藥及部分化學、生物制品類藥物,但其重要組成部分則是植物藥。
中醫藥學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中醫藥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于當下和未來人類健康而言,中醫藥或許也可以說是中國給世界的禮物。
本集以四種本草植物為代表,探尋人類從植物中間發現藥用的歷程,植物與人類關系從掠奪到共生的關系演變,揭示本草植物背后的秘密,以及本草植物對非洲以及世界的影響。最初中國人把用來治病的植物稱為本草,這也幾乎成了中藥的同義詞,某些本草儼然已是舉世公認的中國符號。時至今日,本草不但維系中國人的健康,也擴及全球,甚至成為控制某些現代疾病的關鍵。
英國植物學家E.H.威爾遜曾說“在整個北半球溫帶地區,任何地方,沒有哪個園林的樹種不是源于中國的植物。如果沒有來自中國的舶來品,今天我們的園林和花卉資源將會是何等的可憐。”
中國幅員廣闊,氣候多樣,是許多名貴園林植物的起源中心,被贊譽為“世界園林之母”。從早春的連翹和玉蘭,到夏季的牡丹和薔薇,秋季的菊花,美麗的喬木、灌木、草本和藤本甚至日本的國花“櫻花”都是原產于中國。
當人類開始贊頌植物之美,用它妝點家園,植物也就成為了一個民族的文化符號。中國園林,是中華文化的集大成者。人類對園林植物的選擇和塑造,既能照見歷史,也能反映中國人的精神追求。一棵樹、一朵花,也許就凝聚著中華民族的輝煌、審美和信仰。本集從中國園林植物開始,追溯它們所承載的文化內涵,探尋中國園林中人與植物共生的自然理念和文化內涵是如何在世界傳播、生根、成長為新的形式,進而影響了今天的世界,今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