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明從三娃嘴里得知了姚拯國因為當兵的事跟父親鬧翻被綁在屋內絕食抗議后,一心想給自己部隊收進一個翻譯官的他更是愁上加愁。能忍心看著自己的寶貝兒子絕食,而不為所動,可見當父親反對兒子從軍的抗力有多大。如何讓姚拯國的父親答應送兒子當兵,無計可施的李德明無奈之下竟使出了令人瞠目的“絕招”。
兩天過去了,聽說兒子依然滴水不沾,姚父有些心慌意亂,心中暗想兒子鐵了心跟自己較勁,萬一出了差池,怎么半?于是,悄悄來到兒子房間門口,透過門縫偷偷觀察著兒子,望著兒子不時打著瞌睡,面容蒼白而憔悴,開始心軟了。
半夜,姚家大院后門院墻,跳下幾個黑影,各個蒙著黑紗面罩,躡手躡腳朝姚拯國屋門摸去。
已經垂頭睡著的姚拯國,被蒙面人解開繩索,一下驚醒,面對突如其來的綁匪,剛要大喊,嘴里便被塞進一個手巾,五花大綁后裝進一個麻包,抬出屋外。打開后院門,一溜煙消失在巷口。
第二天一早,一夜無眠的姚父準備給兒子退讓妥協,他告訴女傭人做些好吃的東西,送兒子送過去。
女傭答應著去了少爺屋,走到門口,發現門鎖像是被人撬開了,不由一愣,
推門走了進去,突然,手里的飯盤驚落在地。她驚愕地發現捆綁少爺的繩子扔在了地上,少爺卻不翼而飛。她不由驚魂失措,慌忙奔出門外,大呼小叫一溜步跑進了后院書房氣喘喘噓噓將此況告訴了姚父。
姚父聽罷渾身一怔大吃一驚,半信半疑的他心急火燎跟著女傭急步來到兒子屋內,見狀呆若木雞。起先懷疑家里人誰解了繩索,偷偷放了兒子,正要差人追查,猛然發現桌上竟留有一封信。急急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寫著:拿100萬大洋贖命,三日不從,立即撕票。微山紅槍會。
姚父看罷倒吸一口冷氣,急的直轉圈,頭昏目眩,頓時癱坐椅上,冷汗直流,面對如此巨大數目的綁票,他連連哀呼就是把韓家全部房產地產全部賣掉也只夠十分之一。
就在韓家上下亂作一團時,三娃“準時”出現在姚府,登門來看望好友,聽完姚母一番哭訴,佯裝火冒三丈,咬牙切齒,一番勸慰后趁機給姚父獻策說可以去找找川軍幫忙,讓他們出面與微山紅槍會交涉,盡早贖回少爺。并說他剛剛入了川軍跟李營長很熟,他人很正派還且很仗義,求求他應該沒有問題。紅槍會再囂張恐怕也不敢跟有槍有炮的軍人叫板。
姚父略一思忖,認為此舉是營救寶貝兒子的“救命稻草”,當晚就備好酒宴委托三娃帶著他本人的貼子趕回軍營面交李德明,請他們親來韓府晤面協商。
李德明接到請帖暗自一喜,讓三娃帶路領著孫和等人準時來到韓府,見面一番寒暄,李德明被極度熱情的姚父請到了酒席上座。親自為李德明斟酒,李德明欲擒故縱故作推脫。說自己素來滴酒不沾。
姚父救子心切,開門見山提出了請求,讓李德明開個價碼,并言之鑿鑿許諾只要能讓兒子活命,李營長提出什么條件只要能承受他都答應……
此刻,姚拯國就被李德明關在營部小院一偏房里,好吃好喝伺候著。聽完李德明說完綁架案的內情,不由開起玩笑說李營長真是打仗好手,孫子兵法都用在我家里了。
李德明也開著玩笑說還得感謝小日本,你要不會說他們的鳥語,是我們急缺的幫手,我李德明可不愿背這個綁匪的罵名。
當姚拯國完璧歸趙后,姚父感激涕零,非要拿出所有積蓄感謝。李德明卻道一文不要。說只要你送子從軍抗日。
姚父似有難色還是被破答應了。
李德明告訴姚父,姚拯國入伍后,就在我身邊做文書,我會盡力保護他姚父壓根沒有想到自己入了“圈套”,臨走時,還一再對李德明表示感謝。
知道姚拯國是個能寫會算還懂鬼子話的“寶貝”,孟光德等三個連長紛紛爭要姚拯國入自己的連隊,替自己當個文書,讀報看文件,再遇鬼子也不用當“啞巴”。
李德明想起自己曾對姚父的承諾,死活不答應,說老子是營長說了算,就留在營部。
另三人當然不肯,說李德明是大學生,飽漢不知餓漢饑,還用得著找文書,自己才真正需要,于是,三人結成同盟開始梗著脖子和李德明“恰架”起來。
見眾人紅頭漲臉,爭執不下,副營長孫和喝止大家安靜,他提議,來一場川麻,賭個輸贏。
眾人覺得這可是公平合理。于是,嘩啦一聲,孫和將一副竹皮麻將倒在了桌上,李德明孟光德騷雞公和李自新圍在桌前,搖色子開戰,誰先“和”,姚拯國就歸誰手下。
四個人四個表情,一邊出著牌,一邊嘴上較勁。嬉笑怒罵著開始了一場“豪賭”
賭局正酣時,只見騷雞公將接到手里的牌,用手指摸了一下,將一溜牌翻起,看也不看推倒在桌,怪腔叫道:胡了!
眾人失望,孫和看出了騷雞公是“詐和”,原因是他太性急,記錯了牌。虛驚一場后,一臉懊喪的騷雞公被孫和攆下了賭桌。按照“川麻”血戰到底的規矩,其余三人繼續開始了賭局。
李德明獲勝,韓拯國成了團部文書,所有人只能罵罵咧咧怨自己賭運不佳。
部隊練兵開始了。一天,部隊在村口碾場上列隊練習刺殺時,三娃和姚拯國聊起起村里有個“怪人”趙大叔,傳說過去跟日本人打過仗,一手的大刀功夫遠近聞名。
對當年長城抗戰英雄非常敬佩的李德明聽罷,頓時來了興趣,他是想利用前線待命這段時間雇請他來部隊給全營弟兄們教教大刀,刺殺指點一下刺殺本領。在山西初上戰場時,川軍士兵與敵搏殺只靠英勇斗志,吃了大虧。
姚拯國告訴李德明趙懷金是個“一根筋”的怪人,肯定不答應。
韓三娃提議可以找他娘說說,他可是大孝子,他娘的話不管對不對他都聽。興許把他娘說動了,就差不多。
接著又說了趙懷金和金大娘并非母子卻相依為命的內情。當年在長城對日抗戰失守后,趙懷金所在的29軍某營奉命突圍,趙懷金的營長金海青雙腿被炸斷,死活不下陣地,命令連長趙懷金不要管他馬上帶著兄弟們走。趙懷金知道營長是要與敵同歸于盡,死活不從。金營長以槍相逼,趙懷金含淚答應,金營長托付他日后退伍后能照顧他寡居多年孤身一人的母親,希望也是孤兒的趙懷金能落戶韓家寨替自己盡孝。不久,國民政府為了求和與日本簽訂了《塘沽協定》,承認了日本占領東北三省和熱河的合法性。趙懷金一怒之下脫下軍裝離開了部隊。找到了營長家鄉,跪地認母。從此相依為命。
這天一早,三娃告訴李德明,趙大叔一早就去了鎮上。李德明提著禮品馬上跟著三娃到了趙家門口,三娃指指里面,然后離去
一進屋,李德明便給金大娘磕了三個響頭。接著一番寒暄,不等李德明開口相求,金大娘便一臉慍怒下了逐客令
李德明目露尷尬。突然,門被推開了,此人正是身高馬大的趙懷金,忘了帶錢返身回來,看到眼前一幕,頓時明白了李德明的來意。立馬上前,拎起東西,連推帶搡將李德明轟出門外,一邊推搡一邊罵,東西摔在屋門口。門砰地一聲關上了。
李德明愣了一會,對自己受此“禮遇”不禁暗暗冒火,飛起一腳將散落在地的禮品踢飛了。
晚上,孫和聞知李德明吃了閉門羹,頓時火了,一番憤罵,說著拎起槍就奔出門,其他人也紛紛跟上。眾人一路到了趙家,將趙懷金捆綁起來,帶到了營部。綁在了木柱上,槍口威逼,不料,趙懷金不為所動。
孫和動武,李德明用文,一番慷慨抗日大道理,讓趙懷金聞之動容,從不相信國民政府真會打鬼子的他終于明白,有四川軍人遠道馳援山東而來,這回是真抗日了!
趙懷金答應了李德明的請求,解開繩索后,直愣愣地看著李德明,嘴唇翕動半天無語。突然轉身沖出了屋子。李德明和眾人愣怔片刻,疑惑地跟了出去。
只見趙懷金撲通一聲跪在院子中央,仰天高喊:四年了,整整四年啊!海青大哥,三營的兄弟們,你們聽見了嗎?聽見了嗎,國民政府鐵心抗日了,我們終于可以報仇了!喊完已是淚流滿面。
趙懷金告訴李德明過去土匪民團花大價錢雇轎子抬他都不去,今天為了殺鬼子不讓他教都不中。李德明說不會讓大叔白忙活,營里可以出報酬。
趙懷金說兄弟罵人可是不帶臟字,老子要為錢,早就成了土匪窩里的二當家了,還用受窮等到現在。你要有錢沒處花,趕緊去村里鐵匠鋪打些大刀來。
得知要請當年29軍大刀隊的老兵來給官兵教大刀,戰士們熱情高漲很是踴躍,各連抽選出了人員組成大刀隊聚在村頭大碾場等待趙懷金的到來。
沒想到,趙懷金手持大刀環視了一眼精挑細選出來的戰士,面露失望,連連說教不了。
李德明聞言既疑惑又有些不悅,一問才知趙懷金是嫌川軍士兵個頭矮小身單力薄,就是學會刀法,揮不動刀,砍不了鬼子腦袋又有什么用。說罷挽起袖子,晃了晃粗壯的胳膊,對眾人炫耀說這大刀制敵的第一要素,就是力氣。俗話叫‘一力壓十技’,沒勁再好的招式也是白搭。
聽到趙懷金嘲笑川軍個矮沒力氣,各個都不服氣。一臉憨笑的孟光德當下站出來就要跟趙懷金扳手腕。眾人起哄讓二人比試。
趙懷金看了看比自己矮半頭的孟光德一臉鄙夷,不料,一比竟將趙懷金給比下去了。
趙懷金一下弄了個大紅臉解嘲說四年沒練了,老了。要你們都像這小子的碗力,練出來小鬼子就倒霉了。來,掄刀!
川軍敢死隊嘩地掄起了白晃晃的大刀。
趙懷金回到家,推開門看見娘在昏暗的油燈下一針一線地為他補衣服,而那衣服,是當年他曾經穿過的29軍軍裝,上面破損的地方已經被老娘密密麻麻地補好了。
趙懷金疑惑地望著母親,母親絮絮叨叨問起了趙懷金過去打鬼子的事,最后嘆了口氣說東洋鬼子又在打咱中國人,貴兒的仇也還沒有報。難得有抗日的隊伍過來,我就想,你一身的好本事,服侍我這個老婆子不值得。
趙懷金知道母親讓他重新參軍?當口回絕。金大娘看了趙懷金一眼,忽然發怒了:莫不是你怕死不成?趙懷金申辯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人還會怕死麼?他就是放心不下老娘。
母子二人你一言我一語爭執起來。
金大娘說這么多年,你在娘跟前,還從沒說過“不”字。趙懷金垂頭道就說這一次。
金大娘望著趙懷金沒吱聲,忽然伸手打了他一個耳光,指著他,用顫抖的聲音罵道:混蛋!想不到你竟是這么個不明白事理的人。
趙懷金含淚道:營長已經替國盡忠了,我必須替營長盡孝,我發過誓,人說話就得算數,不能當放屁。
金大娘:要是娘求你呢?趙懷金:娘就不要為難兒子了。
金大娘撲通給趙懷金跪下了:娘給你跪下了。趙懷金也趕緊跪下:娘!你這是干啥嘛。
金大娘:答應不?趙懷金乞求地抬臉望著娘:娘,實在不行!
金大娘見趙懷金如此固執,流淚道:老婆子我現在就死在你面前,成全你的一片‘孝心’。說完抓起炕上的大刀就往脖子上抹了過去。
金大娘的動作非常突然,趙懷金嚇得一邊大叫,一邊跳起來抱住金大娘。
金大娘的脖子已經咕咕出血,趙懷金用手捂住,血從指縫涌出,他大放悲聲,嘶喊道:娘—娘--!
金大娘死了。為了徹底了斷兒子對他的牽掛安心上戰場殺敵,這位大義的英雄母親竟用兒子當年殺鬼子的大刀抹脖自盡……
趙懷金跪在母親窗前,瘋狂地捶打自己的腦袋,追悔莫及,嚎啕大哭。哭聲驚動了鄰居家的三娃父母,他們急急趕來,望著眼前一幕,目瞪口呆。
三娃娘哭著說:懷金,你是大孝子從沒讓老人生氣過,金大娘這是為啥事想不開,非要走絕路啊。
趙懷金說:娘是想用死逼著我上戰場殺鬼子。她是想讓我沒有后顧之憂啊!我悔啊,為啥不答應她老人家啊。
三娃爹上去一個嘴巴子罵趙懷金:你死心眼啊,你走了,不是還有俺們嗎,托付給俺們不能照顧嗎。你這個傻老粗,一根筋!
趙懷金哭喊:娘啊,你咋那狠心啊。你讓我將來到了地底下,咋給俺營長交代啊。
屋內全是哭聲。
此刻,李德明和方琴黃承稷等人走了進來,聞知此況,無不為英雄母親一死逼兒的壯舉感動和震撼。
他們此行本來是要和趙懷金話別的,因為他們獨立營剛剛接到軍部指令,增援曲阜,明天一早就集合出發。
所有戰士都知道了金大娘的壯舉,出發之前,李德明已經率領所有的排以上軍官列隊等候在外面,他們身后是排列得整整齊齊的士兵。每個人把干凈軍服穿出來,把手里的槍擦得锃亮,個個腰桿筆直地站在那里,準備迎接那位偉大的母親的檢閱。
趙懷金一身孝衣背著已經安息的母親一出現。隨著李德明喊:敬禮!戰士們齊唰唰行著軍禮。各個眼里含淚,一片肅穆。
趙懷金一邊走一邊回頭給背上的母親說:娘,你看,這就是兒子當兵的部隊,馬上出發去打鬼子。我知道你想送我到這來。娘,這下你放心了吧。兒子一定牢記你的話,多殺鬼子為國盡忠。
金大娘,這位親身兒子戰死在抗日戰場上,又把第二個兒子送進抗日隊伍的英雄母親,安靜地在兒子寬闊的背上,嘴角露出淺淺的笑意。
檢閱完部隊,趙懷金將母親入殮,給一排鄉親們跪下叩頭:忠孝不能兩全,俺娘的喪事就麻煩鄉親們了,如果我能活到勝利的那一天,回到韓家寨一定擺酒席感謝大家。拜托了!
說罷,脫下孝衣。進了隊伍,站在了姚拯國和韓三娃的身邊。然后接過方琴遞上的一桿三八長槍鄭重地遞給趙懷金。
李德明高喊: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