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脫下骯臟的麻布,換上華麗的服飾,頭戴著皇后的桂冠。即使如此,她沒有忘記七神賦予的使命,仍在圣貝勒教堂潛心研究《七星圣經(jīng)》。大麻雀對她的表現(xiàn)非常滿意,還不忘教導她,王權與信仰結合后也需要凡人的歡愛,為二者創(chuàng)造出繼承者。瑪格麗恭敬的接受神的指示。大麻雀認為已完全控制了這位提利爾家族的后人,隨即話題轉到了她的祖母荊棘女王奧蓮娜?提利爾身上。在教庭看來,奧連娜是個執(zhí)迷不悟的罪人。如果瑪格麗不能將她帶上正途,大麻雀就無法保證奧蓮娜的安全。
在烏尼亞修女的隨同下,瑪格麗回到了紅堡。與其說隨同,不如說是監(jiān)視。瑪格麗知道自己只要有半點行差踏錯,大麻雀就會煽動教民沖入紅堡。奧蓮娜執(zhí)掌家族幾十年,怎能看到家族的后代受人擺布摧殘。她執(zhí)意讓瑪格麗返回高庭,然后再想辦法救出被囚的洛拉斯。瑪格麗輕輕跪在她的腳邊,輕握著祖母的雙手,乞求祖母離開君臨城。奧蓮娜感覺到有張紙條塞進了她的手心,她仔細端詳著孫女的眼神,心里明白了幾分。荊棘女王不再堅持,同意返回高庭。手心里的紙條畫著一朵玫瑰,奧蓮娜終于知道瑪格麗的心仍屬于提利爾家族,而不是七神。
得知奧蓮娜要離開的消息,瑟曦馬上趕了過來。瑟曦想說服奧蓮娜留下,可只是徒勞。奧蓮娜不知道孫女有什么打算,但她相信瑪格麗的判斷。而且目前的困境都是瑟曦一手造成,引狼入室,陷害瑪格麗和洛拉斯,最后還砸了她自己的腳。所以不論瑟曦說什么,奧蓮娜都不可能繼續(xù)呆在君臨城。其實瑟曦情況更糟,被家族拋棄,更被民眾鄙視,連詹姆都被派去收復奔流城。她的身邊只有敵人沒有朋友。不愿離開的下場,只有死路一條。
瓊恩正在北境尋找志同道合的盟軍,野人部落是他最先考慮的地方。雖有托蒙德的支持,可其他部落仍未效忠。除非是與異鬼作戰(zhàn),否則他們都不愿參與到南方的家族戰(zhàn)爭之中。瓊恩不得不指出他們的短視,北境三個最強家族波頓、卡史塔克、安柏都視野人為死敵。一旦瓊恩的軍隊被消滅,他們就會揮軍北上,屠殺所有進入長城的野人部落。士為知己者死,瓊恩曾為幫助野人部落死于非命,如今到了報答的時候。各部落首領同意加入瓊恩的復仇大軍。
瓊恩、珊薩和戴佛斯又趕到了寒冰彎的熊島。這里屬于莫爾蒙家族,前守夜人司令官杰奧?莫爾蒙對瓊恩有知遇之恩。目前家族的掌門人是只有十歲的萊安娜??莫爾蒙。之前史坦尼斯曾寫信要求熊島效忠。年幼的萊安娜斷然拒絕,并聲稱只效忠于真正的北境之王史塔克家族。僅這份膽識,就讓瓊恩欽服,更希望莫爾蒙家族能履行誓言。可瓊恩是私生子,珊薩也已嫁進了波頓家族,萊安娜并不承認兩人史塔克家族的身份。但戴佛斯的話讓她改變了主意,當前北境幾近分崩離析,這種狀態(tài)無法抵御即將到來的凜冬和風雪中的異鬼。只要異鬼和他們的尸鬼大軍跨過了長城,位處最北端的熊島將首當其沖接受暴風雪的洗禮。唯有合力推翻波頓家族在北境的統(tǒng)治,才可能改變現(xiàn)狀。萊安娜遂決定傾盡所有的幾十人兵力加入瓊恩。人數(shù)雖少,卻有無比強大的信心,萊安娜堅信熊島的漢子在戰(zhàn)場能以一當十。
瓊恩的招募并非一帆風順,很多家族并不愿與波頓為敵,更有家族因羅柏?史塔克挑起戰(zhàn)爭后卻又半途而廢耿耿于懷。兩千野人部落,再加幾百名效忠的家族軍隊,根本無法與北境三大家族聯(lián)盟對抗。大軍內部也產生了分歧,瓊恩和戴佛斯認為必須在暴風雪來臨前趕到臨冬城,而珊薩則堅持招募更多軍隊。見自己的意見沒被采納,珊薩偷偷寫下封書信,落款使用了家族姓氏。她相信收信人一定會助她一臂之力。
去多恩前,詹姆曾承諾的城堡、名門老婆都沒實現(xiàn),波隆此時一肚子埋怨。可他還是跟著詹姆帶領大軍,沿著紅叉河挺進到奔流城。奔流城外,瓦德?佛雷兩個愚蠢的兒子正領著一群烏合之眾叫城。他們把黑魚布林登的侄子艾德慕拽上絞刑臺,還用曾割開凱特琳?克塔克喉嚨的匕首比劃著,威脅黑魚棄城投降。見黑魚不為所動,這兩人反而無計可施了。對這種大傷士氣的做法,詹姆覺得可笑之極。他命令波隆向城中傳話,他要與黑魚談判。
詹姆獨自來到奔流城的吊橋下,對頭頂城墻上的箭弩視而不見。吊橋緩緩放下,黑魚走出了城門。黑魚布蘭登并無心講和,奔流城固若金湯,城里的糧食足夠維持兩年,而詹姆可沒有兩年的時間可以等。何況詹姆是出了名的背誓者,曾向凱特琳承諾送回珊薩和艾莉亞都沒有兌現(xiàn),黑魚怎么可能與這種人談判。這次的談判,除了羞辱詹姆,黑魚沒有其他目的。
雅拉率領著海上最快的鐵艦隊一路沖向了大洋彼岸,停靠在瓦蘭提斯。經(jīng)過長時間的海上航行,所有船員都需要放松。他們在當?shù)氐膉院里縱情玩樂,連雅拉懷里都摟著半裸的女,只有席恩低著頭蜷縮在角落。在拉姆塞手里的幾年,讓他受盡屈辱,完全喪失了尊嚴和自信。雅拉需要的是真正的席恩?葛里喬伊,而不是窩囊的臭佬。她要讓席恩重新振作,姐弟倆攜手打拼,與彌林的龍女王結盟,重奪鐵群島。
布拉佛斯的碼頭集市里風傳鐵艦隊在駛向奴隸灣,一個矮小的身影在人群中穿梭。今天的艾莉亞像賈昆一樣將頭發(fā)平貼的束在腦后,雙手背在身后,腳步輕盈,似乎并不擔心無面者的追殺。不知道她從哪得到大筆錢財,在維斯特洛商船上租下艙房。做好這一切,她站在橋上遠遠看著港口巨大的泰坦神像,等待著即將發(fā)生的事情。一名老嫗靠近,趁艾莉亞不備,掏出匕首在她身上連刺幾下。無面者終于出現(xiàn),艾莉亞一把推開殺手,翻身跌入水中。水面上只留下一股股血花,慢慢散開。
艾莉亞從水底潛到碼頭,咸咸的海水刺激著她的傷口。她艱難的爬上岸,手捂著傷口,沿著街道一步步前進。她顧不上滲出的鮮血灑在路面上,雙眼警惕的看著所有從她身邊經(jīng)過的人,好像隨時都會有人拿著匕首再次撲向她。
自從被美人布蕾妮重傷后,獵狗桑鐸?克里岡心如死灰。他原本就想躺在荒原上靜靜等候死亡降臨,卻被一群善良的村民拯救。不僅拯救了他的肉體,還有他的靈魂。從那以后,獵狗收起了他殘虐的本性,每天幫著村民做些體力活打發(fā)時間。右腿受傷落下的毛病,讓他一瘸一拐,但他仍是全村最強壯的人。平時的沉默寡言,只是為了能拋開曾經(jīng)的憤怒和仇恨,得到平靜的生活。
但諸神沒有給他想要的生活。曾經(jīng)主持正義的無旗兄弟會淪落為敲詐勒索的犯罪組織,因勒索村民不成,轉而進行報復。當正在砍柴的桑鐸聽到山下的叫喊聲匆忙趕回村里時,村民已經(jīng)被屠殺殆盡,曾為他療傷的教士也被吊在尚未完工的教堂頂上。看著那雙失去光澤的眼睛,獵狗拎起了斧子,再次燃起心中的怒火。
四個兄弟會成員在樹林里肆無忌憚的嬉笑著,這也是他們一輩子最后的聲音。拎著斧頭的桑鐸快步走近,還沒等其他人反應過來,他已經(jīng)砍下第一個人的頭顱。斧頭只揮動了四下,整個戰(zhàn)斗就結束了。但這還不能熄滅桑鐸的憤怒,他要找到劫掠村民的頭領。
順著泥濘的道路追下去,桑鐸看到無旗兄弟會的首領貝里?唐德利恩正在實行家法。三名兄弟會成員,因搶劫和濫殺接受絞刑。他們正是桑鐸在尋找的人。貝里不想惹怒這條獵狗,同意由他親手執(zhí)行其中兩人的絞刑。桑鐸的強大是貝里親身見識過的,光之王給予桑鐸殺死貝里的能力,一定有其原因的。貝里希望桑鐸能加入兄弟會,共同對抗正在南下的凜冬。
彌林已經(jīng)恢復了生氣,貿易逐漸增加,物資越來越豐富。金瓦拉大祭司也派出其他祭司在奴隸灣宣揚丹妮莉絲的神跡,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fā)展,只有瓦里斯對這些有狂熱信仰的女巫不放心。可這不是他需要操心的,他現(xiàn)在更重要的任務就是返回維斯特洛大陸,籌集到足夠多的艦船。
提利昂對現(xiàn)況很滿意,這一切只要維持到女王丹妮莉絲歸來,他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可人算不如天算,短暫的和平只是戰(zhàn)爭的前奏。奴隸主不可能真正同意拋棄他們的財產,之前答應提利昂的要求也只是緩兵之計。當上百艘掛著奴隸主旗幟的戰(zhàn)艦出現(xiàn)在彌林城海邊時,提利昂后悔輕信了那些用人命賺錢的家伙。
戰(zhàn)艦不停的向城內拋擲火彈。彌林沒有可供出海的大船,只有任憑火球四射,毫無還手之力。小灰蟲帶領著無垢者誓死守衛(wèi)皇宮,準備與奴隸主大軍決一死戰(zhàn)。這時屋頂傳來巨大的撞擊聲,小灰蟲一個手勢,幾名無垢者圍住通往高臺的大門。當他們看到丹妮莉絲走進來,紛紛單膝下跪。丹妮莉絲身后,一條巨龍騰空而起飛向布滿戰(zhàn)艦的大海。
藍道爾帶著幾名教團勢力的戰(zhàn)士之子進入了紅堡,指名道姓要見太后瑟曦。當科本告訴她,國王托曼知道此事時,瑟曦站起了身。看來已經(jīng)無法指望國王會出手干預,只有依靠自己。科本和魔山尾隨著瑟曦在大廳里見到了藍道爾,藍道爾帶來大麻雀的指示,要求瑟曦回到圣貝勒大教堂等待審判。瑟曦絕不會離開紅堡,為此她不惜付諸暴力。穿著御林鐵衛(wèi)鎧甲的魔山擋在太后與藍道爾之間,他巨大的身形讓戰(zhàn)士之子也不免心生怯意。當魔山抓起一名戰(zhàn)士之子時,其他人根本不敢動彈,眼睜睜看著他活生生的擰下一顆頭顱。
瑟曦來到王座大廳,里面已經(jīng)站滿了臨冬城的皇室成員和王公貴胄。當她穿過人群走向王座時,眾人像躲避瘟疫一樣,向兩邊散開。首相馮凱攔住了瑟曦的去路。這次的國王托曼有重要事情宣布,卻并未通知母親。瑟曦想不到兒子已經(jīng)被大麻雀控制到如此六親不認的地步,她只能站在大廳外側的走廊,如同外人一樣,靜聽皇室申明。托曼的聲明更讓瑟曦萬念俱灰。比武審判本是瑟曦保命的最后防線,托曼卻宣布廢除以比武輸贏作為審判依據(jù)的野蠻傳統(tǒng)。這無異于親手將母親瑟曦和內弟洛拉斯送上了斷頭臺。
布蕾妮和波德帶著珊薩的書信來到奔流城。布蕾妮遠遠看到詹姆,想起當初奉命護送他回君臨城的情景。如今時過境遷,兩人再見面時心中也是各種滋味,難以言表。布蕾妮要持書信進城,說服黑魚放棄城堡,回北境幫助侄女攻打臨冬城。她請求詹姆網(wǎng)開一面,讓黑魚和他的軍隊安全離開。詹姆熟悉黑魚的為人,他不可能放棄家族城堡。不過詹姆還是同意了布蕾妮的請求,但只到日落之前。當布蕾妮走過奔流城的吊橋時,她心里清楚,如果黑魚不同意離開,她因效忠于珊薩,就不得不與詹姆作戰(zhàn)。布蕾妮只能向諸神祈禱,不要發(fā)生這樣的事。
果不出詹姆所料,頑固的老黑魚不同意幫助那個素未謀面的侄女。當大營里的篝火燃起時,詹姆決定實施自己的計劃。他走進關押艾德慕的營帳,用艾德慕的妻子和兒子相要挾。艾德慕看似并不在意只在新婚之夜見過的妻子,更不關心他都沒見過的兒子。可詹姆看出他不過是虛張聲勢。當詹姆真要下令將艾德慕新生兒子送到陣前做炮灰時,艾德慕屈服了。
艾德慕只身一人舉著火把走到吊橋前,命令城上的守兵放下吊橋。作為徒利家族正宗血統(tǒng)后裔,艾德慕比黑魚布蘭登更有資格繼承城堡。他進入城堡的第一個命令就是放下武器投降,第二個命令就是抓捕叔叔布蘭登交給佛雷家族。黑魚自知無望,送布蕾妮和波德從地下水道逃走后,他用自己的鮮血證明了對家族的忠誠。
詹姆兵不血刃占領了奔流城,城上掛起了蘭尼斯特的雄獅旗。徒利家族的鯉魚旗被涌入城堡的士兵踩在腳下,浸入泥水之中。詹姆站在城頭,遠遠看到布蕾妮的小舟劃向紅叉河。奪回奔流城之后他要回君臨城救心愛的瑟曦,今日一別不知能否再見面。他向著小舟揮了揮手,算是與老朋友的道別。
克萊恩夫人的表演仍是那么精彩,打動了所有觀眾的心。用心陰毒的女演員已被趕出了劇團,各人依舊忙碌著,好像并沒有什么改變,直到克萊恩發(fā)現(xiàn)了躲在劇團角落里的艾莉亞。房間里,克萊恩夫人為艾莉亞包扎好傷口。對這個小女孩,克萊恩不僅心存感激,還有一些喜愛,希望她能留在劇團里。但艾莉亞不能這么做,否則會讓劇團都陷入危險境地。
一陣響動驚醒了沉睡中的艾莉亞,她從床上起來,看到克萊恩夫人的尸體倒在地上。無面者再次出現(xiàn),艾莉亞縱身從陽臺跳下,沿著街道逃跑。一路穿街過巷,卻始終擺脫不了無面者。腹部的傷口迸裂,鮮血滲透衣服灑在街上。無面者沿著血跡跟蹤到陰暗的角落。深深的甬道盡頭昏暗的燭光下,艾莉亞痛苦的跪在地上,雙手緊緊捂住出血的傷口。無面者一步步走進,以為能很快完成任務。艾莉亞終于達到了目的,她站起身,從身下抽出短劍“縫衣針”。曾經(jīng)幾個月的失明生活,讓她學會如何在黑暗中搏斗。艾莉亞一劍削斷燃燒的蠟燭,讓黑暗成為她另一把武器。
賈昆看到了延向千面堂的一道血跡,血跡的盡頭是被供奉給千面神的無面者面孔。背后艾莉亞的短劍,沒讓賈昆感到害怕。艾莉亞已經(jīng)通過了考驗,成為新無面者。但艾莉亞拒絕了,她不是無面者,而是臨冬城的艾莉亞?史塔克。任何人都不能再阻止她回到自己的家族。
彌林城仍在奴隸主艦船的狂轟濫炸之下,對這種情況主政的提利昂難辭其咎。不過丹妮莉絲也必須承認提利昂的管理能力,在戰(zhàn)爭爆發(fā)之前,貿易量大增,人民擁戴丹妮莉絲的統(tǒng)治。非奴隸制城邦的彌林在壯大,奴隸主不希望看到這個結果,這才是他們發(fā)動戰(zhàn)爭的原因。丹妮莉絲打算對奴隸主實施懲戒,不僅要處死奴隸主,燒毀艦船,殺光為奴隸主賣命的士兵,還要夷平不肯臣服的奴隸制城邦。提利昂提起當年瘋王在君臨城陷落前,也曾想用野火燒死全城人,這才被詹姆所殺。丹妮莉絲的計劃就和當年她的父親如出一轍,所以提利昂建議用另一種方法。
在彌林城外的高山上,丹妮莉絲和奴隸主進行談判。三名偉主覺得勝券在握,錯誤的認為丹妮莉絲是想求和。直到黑龍卓耿從天空呼嘯而過時,他們才意識到自己大錯特錯。丹妮莉絲騎在卓耿背上,大金字塔下蟄伏許久的雷哥和韋賽利昂也在母親的召喚下騰空而起。三條飛龍在海面上盤旋,從未見過真龍的船員目瞪口呆,愣愣的看著天空。丹妮莉絲一聲令下,三只巨龍向船上噴出烈焰。幾股龍焰就輕而易舉的摧毀了一艘戰(zhàn)艦,其他艦只紛紛投降,不再為城邦偉主效命。
還在彌林城門外逞兇的鷹身女妖信徒感覺到地面隆隆作響,遠處塵沙四起,塵沙中十萬多斯拉克戰(zhàn)士手握砍刀,在達里奧的帶領下如旋風般沖向城門。還沒等鷹身女妖信徒反應過來,頭顱就像切菜一般被砍了下來。
在扭轉了戰(zhàn)局后,提利昂需要的是獲取人心。根據(jù)女王的要求,從三名偉主中選擇一人處死,作為違背協(xié)議的懲罰。其中兩名身份較高的偉主馬上拋棄了另一人,但這也將他們送上了黃泉路。死里逃生的偉主,內心有著對女王的感激,有著對同伴背叛的憤怒,還有著戰(zhàn)爭失利的挫敗感。這樣的情緒摻雜在一起,他只會永遠臣服在丹妮莉絲的腳下。
奴隸主叛亂被平息后,彌林城慢慢恢復了生氣,鐵艦隊也終于順利抵達了彌林港口。丹妮莉絲已充分信任提利昂的才能,在會見雅拉和席恩時,由提利昂陪同。繳獲奴隸主的船艦加上雅拉送來的一百艘鐵艦,也只勉強夠丹妮莉絲大軍渡過狹海。不過丹妮莉絲對與攸倫聯(lián)姻并不感興趣,寧可與雅拉結盟。丹妮莉絲的條件是幫助雅拉登上鐵流島王座,但雅拉必須尊重維斯特洛七大王國的完整性,不再沿海游蕩、劫掠。雅拉同意了,丹妮莉絲望向提利昂,看到他點頭,才放心的與雅拉握手。
珊薩堅持和瓊恩一起到臨冬城外,與拉姆斯?波頓見面。拉姆斯的兵力是瓊恩人馬的數(shù)倍,占有臨冬城的地利,還有瑞肯在手,他根本不把瓊恩帶領的雜牌軍放在眼里。瓊恩想盡力避免死傷,但拉姆斯不可能接受瓊恩提出的決斗。而且珊薩和瓊恩必須接受一個現(xiàn)實,瑞肯必死無疑。不論這場仗能否打起來,拉姆斯絕不會留著男性史塔克家族成員,這對他在北境的統(tǒng)治地位是個威脅。目前瓊恩能利用的只有拉姆斯的自負,拉姆斯為了彰顯他的強大必定會放棄守城,選擇與瓊恩正面對敵。而波頓的騎兵在與史坦尼斯?拜拉席恩的決戰(zhàn)中損失大半,只要在野外戰(zhàn)場上扛過騎兵沖擊,瓊恩就還有幾分勝算。這次見面雙方?jīng)]有達到任何和平協(xié)議,唯有等到明日決一死戰(zhàn)。
在當天晚上的軍事會議上,瓊恩和幾名將領達成一致,要激怒拉姆斯,讓他不顧一切的全力攻擊。只有珊薩知道瓊恩錯了,拉姆斯最擅長的就是戲弄別人。他一定會想辦法讓瓊恩失去理智,忘記既定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珊薩的話果然應驗了。
第二天,雙方大軍在陣前一字排開。瓊恩大軍人數(shù)上明顯不占優(yōu),隊伍裝備不齊,連旗幟也是雜七雜八。反觀波頓大軍,整齊劃一,剝皮人旗在風中飄揚。弓箭手、騎兵、盾牌手、長矛手逐層排列。
拉姆斯騎著馬慢慢走到軍前,手里牽著繩子,繩子的另一頭是瑞肯。拉姆斯要做的事很簡單,割開繩索,讓瑞肯跑向瓊恩大軍。瑞肯在奮力奔跑的時候,拉姆斯射出一支支箭。瓊恩不顧一切策馬沖向陣前,希望能平安接到瑞肯。但一支箭穿過了瑞肯的胸口,瓊恩眼睜睜看著他痛苦的咽下最后一口氣。拉姆斯的目的達到了,瓊恩不顧一切的騎著馬向拉姆斯沖了過去。戴佛斯見勢不妙,下令全軍出擊,除弓箭手以外的所有兵力全部沖向波頓大軍。
拉姆斯從容返回軍中。兩輪弓箭過后,瓊恩的戰(zhàn)馬中箭倒地。看到瓊恩徒步站在陣前,拉姆斯下令騎兵沖鋒。瓊恩抽出長牙,準備迎戰(zhàn)面前如潮水般涌來的騎兵。這時瓊恩的騎兵隊伍及時趕到,替司令官擋下了沖擊。兩軍混戰(zhàn)在一起,托蒙德帶領的野人部隊也加入了戰(zhàn)團。戴佛斯的弓箭手部隊怕傷及自己人,暫停放箭。但拉姆斯不管這么多,陣前是瓊恩的所有軍力,他寧愿犧牲全部騎兵也要干掉這些雜牌軍。在他一聲聲命令下,鋪天蓋地的弓箭飛向混戰(zhàn)的人群。陣前馬匹和人的尸體越來越多,慢慢堆成了一座小山。所有人都殺紅了眼,戴佛斯率領著最后的弓箭隊揮舞著長劍,沖入陣前。
拉姆斯見騎兵隊成功牽制和消耗了瓊恩的大部分兵力,于是下令盾牌手和長矛手全部出動。一排排連成片的盾牌從三面圍住了瓊恩的殘余部隊,長矛從盾牌后伸了出來。瓊恩部隊三面是長矛,背面是數(shù)人高的尸山,敵人還占領著制高點。隨著盾牌一點點逼近,長矛也在一點點的蠶食著瓊恩的兵力。試圖靠近盾牌的野人也被盾牌后的大劍砍翻在地,連巨人也對林立的長矛無能為力。
盾牌圍住的面積越來越小,瓊恩被戰(zhàn)友緊緊擠壓著幾乎窒息。就在他快要絕望時,一支騎兵沖了過來,仿聲鳥的旗幟咧咧作響。培提爾和珊薩騎在馬上,遠遠看著上萬艾林谷的騎兵從背后包抄波頓的盾牌陣。后背毫無防備的盾牌手和長矛手如同騎兵鐵蹄下的爛泥,瞬間潰不成軍。拉姆斯見大勢已去,帶著幾名隨從匆忙逃回臨冬城。
拉姆斯以為憑著高城堅壁,就能抵擋住瓊恩的進攻,卻沒想到巨人冒著城墻上的箭矢,很快就撞爛了城門。但此時的巨人已經(jīng)重傷力竭,吃力的跪在地上。野人們從他背后蜂擁而入,控制了整個臨冬城。滿臉血污的瓊恩看著這位忠實的朋友,他兩次撞開城門(第一次是在黑城堡,瓊恩復活后,平息索恩之亂)都為瓊恩提供了莫大的幫助。可還沒等瓊恩開口感謝,一支箭射進了巨人的右眼。龐大的身軀轟然倒下,瓊恩憤怒的望向不遠處拿著弓箭的拉姆斯。
成了光桿司令的拉姆斯,這時提出和瓊恩對決。瓊恩一聲不響,沒有要求周圍的野人兄弟出手。他奪下一塊盾牌快步向拉姆斯走去。飛來的箭矢一次又一次被擋住,等走到跟前時,瓊恩用盡全力打倒拉姆斯。為了巨人,為了瑞肯,為了珊薩,瓊恩的拳頭不停的打在拉姆斯的臉上。當看到珊薩時,瓊恩停了手,因為珊薩才更有資格復仇。
臨冬城頭再次掛起了冰原狼的旗幟,紅衣祭司梅麗珊卓欣慰的看到自己的預言終于成為了現(xiàn)實。瑞肯被埋在城堡地下家族墓穴中,緊挨著父親艾德。而珊薩則要實施她的計劃,拉姆斯被關在曾咬死后母瓦坦和新生弟弟的犬舍里。饑餓激發(fā)了獵犬的本能,它們不再理會拉姆斯的命令,一口口撕咬著曾經(jīng)的主人。珊薩一動不動的看著這一切,在拉姆斯的慘叫聲中享受著復仇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