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霞四處尋找藏信的地方,在哪個大雪紛飛的夜里,棲霞將信貼在了一幅畫上,棲霞忽然想起這件事,將那幅畫撕下來交給了宋墨。棲霞也因此恢復了記憶,她當時給蔣蕙蓀的那個信,就是蔣蕙蓀的一幅畫,畫的旁邊是一些隱形的字,用毛筆蘸水顯現字跡,蔣梅蓀發現了遼東有些貪墨的事情,要回宮稟報皇帝。棲霞將畫貼在了走廊的畫軸上面,返回時候聽到房間里面宋翰和宋宜春的對話,宋宜春謀害了蔣蕙蓀,被宋翰責問時候,他卻大義凜然,不能繼續委屈舒瑤。
宋墨取出了定國公的書信,上面有貪墨人員的名單,其中還有竇世英的名字,竇昭有些不解,竇世樞早就是慶王的黨羽很明顯,可不應該有竇世樞的名字,或許是竇世英想要將竇世英拉下水。竇昭和宋墨一起去看望父親,竇世英特意買了一些房宅送給竇昭,竇昭擔心竇世英從中被騙,竇世英解釋自己做的一些買賣是因為沐閣老和竇世樞都偷錢了,賠不了,宋墨為竇世英分析現在的朝局情況。甚至這些人背后的勢力,竇世英卻覺得朝局和生意不能混為一談,宋墨提醒竇世英。現在慶王打算奪嫡,已經將他給捆綁起來了,竇世英這才意識到情況危急,想要趕緊推掉那些生意,竇昭提出代為處理,竇世英也想要辭官避免災難,宋墨認為即便是辭官也無法避免,畢竟他們的關系還在,竇昭就是宋墨的妻子,竇世英就是他的岳父。
竇昭帶人來到店鋪,見到了魏廷珍,魏廷珍正是銀樓的主人,竇昭提出出雙倍的錢財,換出父親的契約書,但魏廷珍將魏廷瑜的死也歸咎到了竇昭身上,死活不肯退了,竇昭提醒魏廷珍今天是給她面子,來日面子就沒那么好撿了,可魏廷珍根本就不怕,還認定竇昭以后生死未定。
紀詠代表慶王來找陳嘉,用賭注來拉攏,被陳嘉拒絕,紀詠又許諾高官厚祿,但看陳嘉無動于衷,紀詠繼而用趙璋如進行威脅,陳嘉臉色大變。竇世樞邀請宋墨到銀樓喝茶,宋墨進入之后發現是慶王在里面,宋墨早就知道竇世樞投靠了慶王,也并不驚訝。近期宋墨一直對慶王避而不見,不得已慶王才用這種方式見面,主動提出要給宋墨解毒,宋墨卻認為解毒容易仇恨難解,慶王認為是蔣蕙蓀的死,主動提出明天可以將宋翰的頭顱給宋墨,宋墨不語。
慶王以趙構和岳飛的事情來勸說宋墨,憎恨的人應該是皇帝,而不是秦檜,宋墨卻表示無論是趙構還是秦檜都應該跪在岳飛的像前。慶王見無法勸說宋墨,干脆命人動手,宋墨奪了一人的兵器飛身捉住了慶王,作為要挾,眾人不敢上前,宋墨提前就和竇昭商議分析了局勢,知道那些契約藏在這個房間里的夾縫中,命人炸毀了墻壁,得到了契約書。
宋墨也因此被慶王按了一個謀殺皇子的罪名,下令誅殺宋墨,宋墨突然毒發口吐鮮血,此時,竇昭帶著汪公公和金吾衛趕來,救下宋墨,傳召到皇帝的面前。竇昭一直跪在了宮門口,皇后勸說竇昭宋墨和慶王的不同,無論慶王犯下多大的錯,都是皇帝的兒子,就算宋墨功勞再大,也只是一個朝臣。竇昭表示無論如何自己都要等著宋墨出來,皇后卻提醒竇昭,如果宋墨能走出來,除非是將罪責扣在竇世英的頭上。
雖然證據放在了皇帝的面前,但眾朝臣都指責宋墨袒護慶王,皇帝只能無奈表示契約書上面已經沾染了血漬,無法看清了,宋墨心中一沉。但當皇帝暗示宋墨將罪名扣在竇世英頭上的時候,宋墨卻坦然認錯,皇帝命汪公公將那些契約書存起來,同時也斥責慶王,沒想到自己的那些叔叔輩們竟然都那么愛重他,可見皇后教育的好。皇帝想要棄車保帥,抓捕竇世英,但宋墨卻下跪認錯,不愿意做茍且的事情,皇叔們指責宋墨大逆不道,宋墨拔劍相向,幾乎崩潰,皇帝心疼的看著宋墨,也從宋墨的口氣中聽出他一直恨著自己,突然看著宋墨的臉變成了少年的蔣梅蓀,一口鮮血吐出來跌倒在地。
皇帝下令,念及宋墨的功勞,銀樓被炸毀事情并未處斬宋墨。但免去一切官職下了昭獄。一直等候在門口的竇昭看見宋墨被押出來暈死過去,宋墨情急之下掙脫眾人抱著竇昭呼喊太醫。紀詠帶著竇昭離開,竇昭迷迷糊糊中也要回去救宋墨。汪公公一個人跑到寺廟,求主持收下送來的東西庇護,而當他再次返回宮中時候,卻被告知掌管大內的人換成了王格。宋翰心急難耐的帶著人來紀詠這里搜查竇昭,紀詠坦然而坐喝茶,對宋翰淡然處之。
竇世英為宋墨擊鼓鳴冤,遭到竇世樞的反對,竇世英歷年來都被竇世樞控制,為他鞍前馬后做事,現如今不愿意繼續錯下去,不愿意讓竇昭和宋墨以及天下百姓成為祭品,斬斷了和竇世樞的兄弟情,要求讓竇世樞刺自己三劍歸還養育之恩。宋翰闖入了紀詠的房間里,卻從床上發現一只小狗,紀詠諷刺宋翰就是一條狗,見到誰都想要咬一口。
宋墨被關在牢房里,王格對宋墨動刑,陳嘉從盤古勸說,希望王格不要落下一個屈打成招的罪名,王格雖然對陳嘉勸說不滿,但也知道宋墨是硬骨頭,不再動刑,而是用一種藥物熏宋墨,宋墨的意識陷入了矛盾和斗爭之中,似乎看見了蔣蕙蓀和蔣梅蓀的趨勢,王格知道只要撩撥宋墨的情愫,就能讓怨憎會的毒素加深,讓他痛不欲生。
竇昭昏迷中不停呼喊宋墨的名字,宋墨在牢房中昏死過去,再次醒來的時候,看見了一縷陽光從窗戶射進來,似乎看見了竇昭向他走來,兩人微笑著走向彼此,再次陷入昏迷,可夢中見到了白發少年,見到了夢中的女孩,只是這次彼此看的清楚。一支利箭射過來,宋墨伸手迎接利箭,將其變成了粉紫色的花朵片片飄落,兩人都露出了笑容。
現實中,竇昭醒過來,趙璋如和崔氏從盤古照顧,欣喜不已,告訴竇昭是紀詠將其送過來的,也安慰竇昭,宋墨一定不會有事,皇帝也不是糊涂人,竇昭的孩子也安然無恙,但需要安心靜養,竇昭聽到自己關心的人和事都沒事,才重新躺下,望著窗戶邊的九重紫,露出了笑容。竇世英繼續擊鼓鳴冤,被王格搶走了擊鼓的錘子,竇世英就用拳頭擊鼓,幸虧太子及時趕到,斥責了王格,竇世英懇求太子不要冤枉了宋墨。
朝堂之上,皇帝病重未能出現,皇后代為助理朝政,太早斥責慶王貪贓枉法擁有私產,并呈上了萬民書,希望能徹查銀樓貪墨的案子,卻被皇后斥責是干涉朝政。淑德此時也來到大殿之上,要求徹查這件事,才能徹底保住皇家的顏面,大臣們也支持淑德,認為調查賬冊是有理有據,皇后無法辯駁,只能同意。皇后下朝之后大怒,生怕牽涉到自己的兒子,沐閣老建議找一個替罪羊,皇后認為竇世樞是淑德一手提拔的,可以正好派上用場,也免得彼此都孤單。
竇世樞也才想到自己會有一個替罪羊的結局,但他并不擔心,反而覺得將來竇家依然不會完,竇世英也必然能坐上首輔的位置,他也表示可以為淑德做最后一件事。隨后,竇世英用刀架在公主的脖子上出現在前來捉拿他的王格面前,竇世英聞訊趕來,想要勸說竇世樞,竇世樞卻當著所有人的面斥責竇世英和自己早就恩斷義絕毫無關系。王格下令萬劍射殺竇世樞,竇世樞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淑德,臨終前希望淑德能回去封地,等到果子結了,多替他吃兩顆。最終竇世樞死在了淑德的懷里,手中的煙袋鍋也掉落地上,淑德悲痛欲絕大叫竇世樞的名字。
崔氏來看竇世英,生怕他一蹶不振,竇世英也忽然意識到自己應該挑起重擔,保護竇家所有的人,不能讓太子擔一個包庇的罪名,崔氏也讓竇世樞帶上她的嘉獎令,還有竇昭的功績,一起上了陳情書,讓朝廷和百官們都看看竇家的功績。皇后被逼無奈,給宋墨按了一個瀆職的罪名,釋放出了昭獄,封禁在頤志堂等候發落。竇昭和宋墨被關在頤志堂,金吾衛無法進來,看守的都是緝影衛,竇昭想得明白,如此也算是一種保護,兩人該做的都做了,也可以過幾天安穩的日子,靜待花開。
宋翰在慶王面前建議殺了宋墨,紀詠一旁一言不發,但卻看不慣宋翰的行為,慶王同意了宋翰的意見,也決定要適時起事,等到宋翰離開之后,慶王詢問紀詠的意見,紀詠并不反對宋翰對付宋墨,畢竟無論能否殺了宋墨,都是雙方的問題,牽涉不到慶王身上。慶王也看出紀詠因為竇昭的關系而討厭宋翰。
苗安素一直帶著蘇琰給百姓施粥,表面上是善待百姓不愧對公主的頭銜,實際上也是為了宋翰的殺戮求得一些心安,在施粥的時候,一個衣衫襤褸的男人,看見是苗安素嚇得落荒而逃,這讓苗安素的內心有些不安。
宋翰正在房間里質問一個屬下辦事不力,竟然一個車夫都抓不到,正要一劍結果了那個人的性命,苗安素推門而入,宋翰立即換了一副嘴臉,讓屬下拿著他的劍出去了,對待苗安素可以說是非常溫柔,蘇琰告訴宋翰今天苗安素差點暈倒,被苗安素給打斷了后面的話,宋翰關心苗安素的身體,立刻要找大夫來看看,但被苗安素阻止,宋翰也都依著苗安素。
苗安素告訴宋翰竇昭在他這里有著七成的利,如果她能改利,希望宋翰能饒了竇昭,也相信竇昭不會害他們,宋翰答應了苗安素去和竇昭談談。苗安素見到竇昭并未談改利的事情,而是希望她能給自己一些指點,竇昭讓苗安素去找陳嘉。陳嘉抓住了那個車夫帶到了苗安素的面前,逼迫他說出逃走的原因,車夫解釋因為安平的緣故,自己被宋翰所追殺。
苗安素這才知道原來那天安平找宋翰搬救兵,訴說他被董琪給打了,結果反而被宋翰亂棍打死,車夫恰好路過看見了全部的過程,嚇得落荒而逃,但逃走的背影被宋翰看見。苗安素回去家里,剛想要點燃燭火,被宋翰沖上來親吻,嚇得苗安素心中慌亂,宋翰特意跑遍了整個京城,買了一條項鏈送給苗安素,因為今天是他們成親之后,苗安素的第一個生辰。苗安素心中感動,詢問宋翰是否有瞞著自己的事情,宋翰承認有許多錯誤的事情,苗安素追問宋翰如果有回頭的機會,會愿意為了她回頭嗎,宋翰點頭,苗安素緊緊抱著宋翰,當晚,宋翰熟睡的時候,苗安素卻看著那條項鏈出神。
皇帝醒來,皇后立刻送上丹藥,自稱是盧院判推薦的方士所做,皇帝并未立即服下,得知汪公公在這里伺候,猜想司禮監必然被王格掌管了,而盧院判也已經回鄉了,加上盧院判一直勸說皇帝不要相信方士和丹藥,斷然不會推薦方士進來,心中明白皇后已經掌控了大局。看著皇后微笑催促他服藥的樣子,皇帝感慨年輕時候和皇后一起商議朝政,皇帝都疲乏了可皇后依然微笑的樣子,讓他覺得鮮活的猶如朝陽。他知道從小將太子交給先皇后撫養,必定讓皇后受了不少委屈,勸說皇后如果有委屈盡管說出來。
皇后想起自己幫著皇帝處理朝政,聽聞皇帝咳嗽,親自端著藥碗送過去,無意中聽到了皇帝留下遺召要讓皇后陪葬,避免武周之亂,且如果他死了,不允許慶王回來,如果慶王非要回來,就以謀反罪,讓定國公討伐。從那時候開始皇后就動了謀反的心。但皇后并未說出這些話,反而認為自己從小不被家里重視,但她有男兒的志向,想要科舉,后來遇見皇帝,皇帝帶著她處理朝政,她心存感激。皇后再次催促皇帝用藥,太子和梁閣老硬闖進來,守門的人無法阻攔,太子表示自己身為臣子,要為皇帝盡孝。梁閣老提議祭祖的事情需要皇帝前去,但皇帝身體不行,建議太子代行,太子不愿意前去,志向陪伴皇帝,皇帝下令要求太子前往,皇后借機讓顧玉陪伴太子去祭祖,皇帝準許了。
皇帝告訴顧玉如果這件事辦的好,宋墨也就不會死了,以后不管顧玉要什么爵位,她都可以滿足,等顧玉離開之后,皇后摔碎了手中的杯子,認定自己今天的一切都是被皇帝逼迫。慶王安排宋翰發動宮變,宋翰直接提出自己的要求和慶王談判,他知道慶王需要幫助,慶王惱怒宋翰說話的語氣,本想一箭射死他,宋翰卻射死了一個士卒,以此來提醒慶王死人是無法合作的,慶王無奈只好妥協,答應以后事成了,宋翰會是第一個異姓王。當慶王提出讓宋翰殺了苗安素的時候,宋翰卻認為慶王某事需要錢財,而少了苗家的財產未見得能成功,慶王也看出宋翰并不舍得殺了苗安素,并未多說什么,兩人商議十五那天發動宮變。
宋翰回去時候主動幫著苗安素插了簪子,原本想要提前送她出城,還沒等宋翰開口,苗安素主動提出陪伴父母將安平的骨灰送回福亭,宋翰叮囑她元宵節過后回來就行,不愿意讓她長途跋涉,實則是認為十五宮變結束,一切塵埃落定了。
宋墨將自己關起來,誰敲門都不肯開,竇昭著急的去看宋墨,宋墨將自己綁在房間里,勸說竇昭離開,不愿意讓竇昭看見自己現在的樣子,他希望能在竇昭心中的形象保持完美,竇昭絲毫不介意宋墨滿頭白發的樣子,只是希望宋墨不要封閉自己。宋墨忽然吐出一口鮮血,竇昭聽到房間里聲音隊不僅硬闖進去,想要喂藥給宋墨,宋墨卻差點掐死竇昭,好在及時控制了自己的性格,著急的奪門而出,竇昭情急之下自己喝了藥追上宋墨,用嘴對嘴的喂給了宋墨。宋翰此時也送走了苗安素。
宋墨逐漸恢復正常,想到了和竇昭初次交鋒的那個雨夜,他用匕首架在了竇昭的脖子上,但當時卻如同多年未見的老友一樣,竇昭卻表示當時自己也是很緊張,強壯鎮定,同時也將自己之前夢見宋墨的事情告訴了他。此時宮中來傳話,皇后宮宴,請竇昭前往。顧玉陪同太子在途中將其挾持,太子以為顧玉和宋墨交情很深不至于如此,但顧玉卻表示自己也有難處,太子只能止步于此。宋翰那邊也一直盯著竇昭和宋墨,得知宋墨毒發,和竇昭起了爭執,心中更是快活,將這個消息傳遞給了紀詠和慶王,紀詠提議此時行動。
皇后設下宮宴,命婦們都紛紛送來稀奇東西,竇昭送來了不少西洋的東西,有些人一直盼望竇昭前來指點生意,魏廷珍則是諷刺竇昭已經落魄,可能是趕著驢車所以慢了一些,竇昭恰好此時來到,將魏廷珍一通諷刺。皇后的到來打斷了竇昭和魏廷珍的矛盾,稱贊竇昭送的東西別出心裁,竇昭還特意帶來了舞蹈表演,里面歌舞升平,外面已經開始了殺戮。
宋翰打開城門口,迎接慶王進入,慶王也要趁著天亮之前拿到玉璽昭告天下,皇后敬酒,話里有話,希望明天開始都能煥然一新,話音剛落,侍衛們就一擁而入,控制了在場所有的女人,竇昭不慌不忙,看向了自己送來的鐘表,皇后也看出竇昭早就知道今天設下宮宴的目的。竇昭知道今天皇后的目的,就是要將這些女人控制在這里,就可以讓所有人能長驅直入進來,有所顧忌,她也知道皇后只是讓他們來做人質,不會真的動手,皇后卻因此大怒,非要殺了竇昭,此時忽然鐘表周圍引起了爆炸,蘇琰突然出現控制了皇后,逼迫皇后帶著竇昭步步后退。
王格帶人亦步亦趨的跟了出來,謊稱宋墨刀了,趁著竇昭和蘇琰分神的時候,用弓弩打傷了蘇琰,蘇琰為保護竇昭而被擒,王格還是攔住了竇昭的去路,剛命令陳嘉撒哈斯竇昭等人,陳嘉卻站出來刺傷了王格,竇昭曉以大義提醒緝影衛不要中了權貴們的計策,成為他們利用的工具,竇昭的話說服了緝影衛的人,都愿意跟著陳嘉,竇昭命令陳嘉守住城門,阻止慶王和宋翰。宋墨帶著定國軍趕來,擋在了宋翰和慶王的面前,苗安素假裝要去福亭,實則是接到了竇昭的信件,去福亭給定國軍送信,趕來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