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師奶從上海回廣州治病,稱自己得了不治之癥,怕光怕黑怕聲怕水,什么都怕,要周圍的人遷就她照顧她。因此,阿光和作家等租戶的正常生活被打亂,飽受祝師奶的折磨,苦不堪言。?一日,眾人趁祝師奶剛從醫院回來,偷看她的病歷,才知祝奶的病癥只是“鼻衄”,大家十分氣憤,但祝奶仍然堅持自己得了不治之癥,悲痛欲絕。康嬸好言安慰,才知祝師奶天天流鼻血。康嬸叫她注意飲食,但她仍晚晚看電視時吃從上海帶回來的爆炒小核桃,直到把一罐核桃吃完才算了事。?祝師奶認為自己命丑,流年不利,決定放生以求化災祛病,便來明仔的餐廳求購烏龜一只,叫康伯代其在龜背上刻上自己的姓名和八字,然后拿到公園的湖里放生。沒料到明仔尾隨其后,把放生的烏龜捉了回來。明仔覺得有利可圖,動員康伯康嬸也來放生,也加入到放生的行列。街坊到處流傳祝師奶絕處逢生的消息,個個熱衷放生,明仔趁機請民工把眾人放生的東西都捕捉回來,再高價出售,反復循環。?婉玲回來看祝師奶,請康家人吃飯,才知祝師奶偷帶核桃回來吃,康嬸斷定祝師奶流鼻血是熱氣的核桃所致。但祝師奶一口咬死與核桃無關,自己后來不流鼻血是因為放生的緣故。?吃燉烏龜的時候,祝師奶發現龜殼刻有自己的名字,大驚。康伯認出刻字是自己的手筆,追問阿宗,才知道烏龜購自明仔那里,眾人來到餐廳,檢查烏龜,發現很多曾是自己放過生的,才知道是明仔作的鬼,大怒,把所有的動物都拿去放了生。
阿耀離婚后,情緒始終不太穩定,常常思念遠方的幸子。一個神秘男人的來電讓阿耀猜測起幸子目前的感情生活,愈加感覺到失落。阿耀的低落情緒引起了康家人的注意,并弄明白了阿耀是在思念幸子。為了不讓阿耀睹物思人,全家人把所有和幸子有關的東西都收了起來,也不再提任何和幸子有關的話題。阿耀反感于家人的大驚小怪,干脆從此衣冠不整,此舉更是讓家人擔心。為了不讓阿耀做出什么傷害自己的事來,三兄弟和老竇輪番上陣,陪阿耀睡覺,弄得阿耀不勝其煩。阿耀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告之家人他是參加了一個心理輔導班,課業的核心內容就是“善待自己”,并說自己現在已沒有任何心理障礙,對幸子的曾經存在也能正視。全家人對“善待自己”這一說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阿耀卻不肯再多說具體內容。阿耀因公出差后,全家人按照自己的理解開始了“善待自己”的行動,覺得所謂的善待自己就是不讓自己受委屈,該花就花該用就用。康伯花大錢出去旅游,香蘭對著老鄉說了個“不”字卻遭到母親的責罵,妙嬋大買化妝品卻還要限制阿宗“善待自己”,阿祖和老孤婆爭吵被扣了獎金……阿耀回來后點明了大家的錯誤做法,并告訴大家,要想得到“善待自己”的真諦,最好還是去報名參加學習班。一聽說學費有幾千塊錢,大家又不干了,覺得與其這樣去學習善待自己,還不如好好善待這些錢呢。
故事講述一天,康家聽到附近有鞭炮聲,康伯覺得是有人在違法放鞭炮,于是打電話告訴治安廳。經過調查,原來是梁伯家在放鞭炮錄音,以慶祝梁伯的新聞見報。梁伯在挖苦康伯小題大做之后,對自己更是洋洋得意,炫耀自己是如何發現孫子的學校為學生配備營養餐的,又如何將這一重大新聞爆料給報社,被報社以“隆重版面”刊登出來的。康伯聽后,很不服氣,也很受刺激,覺得自己的才華在梁伯之上,梁伯那樣的小豆腐塊根本讓他瞧不上眼,他決心寫出大手筆的作品。于是康伯寫了篇專門贊美廣州的文章給報社,寫來寫去,都是粵劇的詞調,他征求孩子的們的意見,孩子們不以為然,還把這事告訴了梁伯,結果康伯又把梁伯搶白了一通。康伯請教房客中的作家并終于完成了一篇大作。然而他的大作在投稿中卻受到了意想不到的冷遇。于是康伯又開始創作報告文學,也未獲成功。一個偶然的機會,康伯發現汝好餐廳里有兩個耗子在打架,便寫了篇關于耗子打架的文章,終見報。可是餐廳的生意卻沒了,阿宗損失一大筆。天庥在學校里也飽受梁伯孫子的氣,覺得自己的爺爺何以比不上別人的爺爺。于是突發奇想,扮超人想從樓上飛下去,以便讓康伯把這個當新聞爆料給報社,結果康伯嚇得半死。這條新聞見報后,大家才知道爆料人竟然是梁伯。而康伯經此驚嚇,再也不想做新聞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