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初,剛剛解放的西北大漠邊塞仍是一片土匪橫行之地。?當年的紅軍師長羅海青帶領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圖蘭縣,準備建立新中國人民政府。?羅海青來到圖蘭縣還有一個未了的心事,就是想尋找到曾經在這兒的一場戰斗中犧牲的四十幾位戰友的遺骨。茫茫的荒模中,他原來戰斗過的海子固已是一片廢墟。?土匪趁他外出尋找戰友遺骨,城中空虛之際,對圖蘭縣委進行了偷襲,大部分干部犧牲。他們還燒了城內最大的糧棧,要給共產黨和新政權點顏色看,糧老板就是圖蘭縣商會會長馬伯仲。?省地委為加強新生政權的建設,組織了一批干部和知識分子前來圖蘭。讓羅海青十分驚訝的是,他十多年未見的母親和從未謀面的包辦童養挖申黃梅也隨車同來。
羅海青得知梅對自己父母的照料及堅強的性格,十分感動,他與梅結了婚。梅成了他生命中第一個妻子。?冬季接荒是新政權馬上要面臨的問題。羅海青提出請馬伯仲及各位糧商借給政府一些糧食。馬伯仲來報告情況——有人偷運糧食出城,宋長河派兵截獲了運糧車,卻發現馬夫們都已經服毒自盡。?前來縣委尋找羅海青的孫胡子與馬伯仲相遇,他們似曾相識。?宋長河的媳婦桂桂帶孩子來投奔他,他卻總是神情復雜,并且找盡種種借口不回家。自從受傷以后,頭痛夾帶著渾身的傷痛只有靠嗎啡才能止住,為了不耽誤工作,他總是悄俏的去醫院讓趙寧遠為他打針,不久便產生了對藥物的依賴性。?馬伯仲其實是潛伏下來的國民黨特務,在圖蘭縣建縣大會的前夕,他制定了種種破壞建縣大會的布署,準備給尚未成熟的新政權以致命打擊…
建縣大會在滿天朝霞的睛時刻平安的進行。羅海青講述了發生在37年前的那一場殘酷的生死戰斗,講述了一首紅軍戰士為了人民的利益寧愿獻出生命的壯麗悲歌。?羅海青從地委請來了水利專家小林子,幫忙勘測水庫地址,沒想到卻意外發現了失蹤已久的海子固村和犧牲的四十三位戰友的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