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人參、甘草、白芍、地黃、化橘紅、阿膠,六味道地藥材的追尋、守護與地道炮制,展現中醫藥人在與本草的對話中,感悟自然偉大、衡量人生意義的過程。看勤勞質樸的中國人,如何用敬畏與回饋延續本草之命,以愛與繼承傳遞本草之情,憑執著與專注守護本草之魂,最終領悟天人合一,至臻至善的人生《境界》。
中醫藥在治病救人的千錘百煉中,賦予世人生機,更贏得了來自全世界的刮目相看,這起源于中國的傳統醫學,綿延了千古,卻又猶如新生。本集深度解密斬獲諾貝爾獎的抗瘧新型藥青蒿素的科研之路,看中藥這個大眾眼中的“慢郎中”何以成為急救法寶,探究中藥的復方制劑是否真的能抵御絕癥、予人新生。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更孕育了千萬道地藥材。高山流水,荒漠良田,皆為本草“根脈”。本期將聚焦華夏大地“山、水、田、漠”四種不同地理環境中孕育出的8種本草,來譜繪人與草木相互依存、相互撫慰的生命圖景。稀有的野生本草紅景天,生長在喜馬拉雅山與念青唐古拉山脈之間,原是藏醫的常用藥,卻因價值大,用量重的原因,遭到掠奪式采挖,一度走向滅絕的邊緣。甘肅岷縣,人們把所有能耕種的山坡地,都改成了可利用的梯田。一幅幅壯麗的山野畫卷如何在藥農的辛勞耕作下緩緩鋪展?浙江磐安的“杭白芍”品質屬白芍之首,卻不斷受到亳州白芍的沖擊,在激烈的價格競爭中毫無優勢可言。面臨種種生存壓力,究竟還有多少人愿意為了“磐五味”的傳承,而堅持虧本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