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局變時間跨度:1840年---1911年?本集以第一次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期間,中國社會各階層救國圖強的各種探索為主要內容。?以林則徐、魏源等少數人睜眼看世界為起始(第一次鴉片戰爭后);洋務運動試圖以封建統治秩序與西方技術相結合來實現自強(第二次鴉片戰爭后);維新派試圖以君主立憲來改革政體、變法圖強從而挽救清王朝的腐朽統治(甲午戰爭后),這些探索都失敗了,直到孫中山提出“振興中華”的口號,領導辛亥革命摧毀封建專制制度,才為中華民族的進步打開了閘門。?本集把帝國主義侵略擴張和清王朝腐朽落后給中華民族帶來的苦難與種種救亡圖存的探索相結合,透過那一時期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意識的獨特歷史細節,描繪出一幅苦難中不屈、黑暗中尋路、危難中圖強的歷史畫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課題被歷史性地提了出來。
崢嶸歲月時間跨度:1912年---1949年?本集以辛亥革命后各種政治力量探索中國道路為線索,重點表現中國共產黨從誕生、發展、挫折到壯大、贏得勝利并最終建立新中國。?辛亥革命沒能解決中國的問題,五四運動中,馬克思主義逐漸成為進步人士的選擇。中國共產黨誕生后,率先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并在大革命失敗后獨立探索救中國的道路;日本侵華,民族大義面前,中國共產黨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成為抗戰的中流砥柱;抗戰勝利后,國民黨破壞和平建國主張和政權腐敗,導致了自身的失敗;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贏得了民心的中國共產黨獲得了全面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完成了自1840年以來對于中國最重要的命題: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這也為第二大歷史任務——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掃清了障礙,創造了必要的條件。中國歷史揭開了新的篇章。?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由此進入新紀元,走上了新的道路。
中國新生時間跨度:1949年---1976年?本集以新中國成立后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和社會主義工業化取得的重大成績為核心內容,表現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探索國家發展道路的經驗和教訓。?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獨特的國際、國內環境下,新中國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確立社會主義制度,通過計劃經濟的方式,快速向工業化邁進,并取得了輝煌的成果。雖然由于缺乏經驗、急于求成而導致社會主義道路遭遇曲折,但是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在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仍然取得了偉大的成就。?為了把一個落后的農業國迅速變成一個先進的工業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以巨大的熱情建設新中國,同時也在思考什么是社會主義,應該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中華民族開始了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