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的最后幾集,看哭了多少人?
電視里的結局和原著相比稍作了改動,許是編劇也同情了如懿,讓她在有生之年手刃了魏嬿婉,大仇得報的同時也護住了幼子永璂,雖說是得償所愿,可當看到如懿親手所做的一個個經幡,長龍般的一字展開時的畫面,卻沒有讓人如釋重負般的大快人心。
怎能高興的起來?一個經幡就是一條逝去的鮮活生命啊!那么多,有后宮的嬪妃,有皇帝的兒女,有凌云徹,更甚者還包括代表著大清未來的永琪。
這些僅僅只是一個魏嬿婉的罪過嗎?如果她沒有那位擁有著至高權利的令箭的皇帝弘歷豬油蒙心般,對她的一味地信任縱容,單靠她一個飛揚跋扈的宮女出身,就算是坐上了皇貴妃寶座,也遠遠達不到讓如此多的人丟掉性命,悲劇慘烈的結局。
那一刻,理解了如懿,為什么最終選擇相忘于江湖般的對待弘歷,如果魏嬿婉是箭,弘歷便是弓,是那個給予這枚毒箭射出機會的劊子手,如懿面對弘歷,怎么能夠原諒,怎會值得原諒?!
是的,一開始我也淺薄的認知如懿是對凌云徹有情,才會決然的不給弘歷悔過的機會;其實,當寫有凌云徹的經幡亮開時,我才理解,在如懿心里,誠如她對海蘭所講的,自始至終只有一位屬于青櫻的少年郎。
她坦然的也給凌云徹討個公道,與其說是討伐魏嬿婉,倒不如理解成亮給弘歷來的痛快:看,此時你相信了吧,如懿還是當年的青櫻,而你變了,早已不是信任她、護她一世安穩的弘歷!
對不再愛了的弘歷,毫不指望,保住永璂,并沒像原著里所講的,冷宮自戕布個大局,什么墻頭馬上,什么青櫻紅荔繡品,再博一次弘歷對她的懷念,利用弘歷的悲憫之心;劇里斷發時如懿對弘歷平靜的控訴,那時起,她已經哀莫大于心死;如懿這般的女子,也斷不會依靠利用弘歷對自己的憐憫,即便是死后。
這些她都不屑一顧,自己的清白自個兒討回,活著時還自己公道;當心愿已了,便放任自己的生命,不再進食湯藥,去追隨心中已去的少年郎;當弘歷知曉時,已經陰陽兩隔,懺悔無門,這樣的結局,更讓人心傷。
直至最后一刻,如懿也一直是處于皇宮的眾人里,那唯一一個留有初心之人,對人對事,以心中的善惡丈量,她至情至性,她聰慧堅定,她執拗固執,所以會拒絕接受弘歷皇帝再次賜予的皇后冊寶;眾人仰慕的榮華富貴、至高權位,從來不是她的追求,她在意的,無非是個“情”字,是來自夫君弘歷的信任和尊重。
比起原著我更認可這個結局,流瀲紫將一切真相大白寫在了如懿逝去的十年后,最終了解真相的弘歷對如懿懷有愧疚和悔恨,不過為時已晚,佳人已逝;其實這些,少年的青櫻和皇后如懿,都不會在意了。
弘歷,如懿已逝,驀然回首時,你可還記得那些個許諾:
“如懿,我就喜歡你這樣的性格……”
“如懿,今生我定會護你周全……”
“如懿,你我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此生長久,不相欺,不相疑……”
本文系電視貓原創內容。
未經許可,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